一旦孩子長不高,許多家長都會尋求醫學上的幫助,但是被譽為三巨頭生長激素藥物遭審查,兒童如何安全健康長高成為一時話題,專家表示,盲目用藥增高不可取,鍛煉睡眠才是“增高”良方。
為了讓孩子長得高高的,很多家長愿意為孩子買各類保健食品,有時候甚至會給孩子使用生長激素類藥物。然而,近日,歐洲藥品管理局的一則公告讓不少給孩子用了生長激素的家長出了一身冷汗:服用這類藥物可能增加死亡風險。事實上,專家指出,孩子長多高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盲目給孩子服用生長激素對孩子有害無益。
三巨頭生長激素藥物遭審查
歐洲藥品管理局日前宣布,開始審查在歐洲聯盟市場銷售的包括輝瑞的Genotropin、諾華公司下屬企業生產的Omnitrope、禮來公司的Humatrope相關生長激素藥物的安全性。
之所以在此時審查生長激素類藥物,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是因為法國藥品監管機構對兒童時期服用這種藥物的人展開了長期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發現生長激素藥物治療接受者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要高,這種危險似乎隨著用藥量增加而增加。
不過歐洲藥品管理局也承認,僅僅憑法國藥物監管機構的觀察性研究還不足以證明死亡率偏高和使用這種藥物之間有必然的聯系,還需要更多的調查才能確認。
據介紹,生長激素藥物由脫氧核糖核酸(DNA)重組技術制成,用來治療機體分泌生長激素不足和身材矮小,也包括特納氏綜合征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盲目用藥增高不可取
不可否認,生長激素能促進人的生長,但孩子個子矮小并非全是生長激素不足引起的。因此專家提醒,盲目給孩子服用生長激素類藥物增高并不可取。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王俊怡介紹,生長激素是大腦底部的腺垂體分泌的天然激素,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骨骼、組織和器官,促進人的生長發育。當一個孩子生長激素水平非常低或者缺乏時,即被稱之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時才需要通過補充生長激素來促進發育。
據了解,目前發現有300多種疾病伴有身材矮小,只有因疾病引發的兒童生長激素分泌低下,才需要采用不同的藥物促使生長激素升高。因此王俊怡提醒,對于兒童矮小的診斷一定到正規醫院,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結合相關影像學和內分泌激素的測定,決定診治措施。
專家還特別提醒,女寶寶更不可輕易服用各種增高藥,考慮到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也會導致身材矮小,通過到正規醫院進行B超檢查和染色體檢查,進行確診后方可采用生長激素治療。
鍛煉睡眠才是“增高”良方
在孩子生長發育期,家長從補充營養、保證睡眠、預防疾病、適量運動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加健康地幫助孩子長大個兒。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鄭東旖主治醫師指出,現在的家長都知道給孩子吃得飽吃得好,卻不知道除了營養補充外,參加體育鍛煉對孩子長高也很有幫助。鄭東旖介紹,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適量運動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的縱向壓力,能刺激長骨骨骺軟骨細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長高。
好的睡眠對孩子生長也很重要,因為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分泌明顯增加,好睡眠可以使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應有的峰值。睡眠時間對生長激素分泌也有影響,23時到凌晨1時,大腦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但如果此時人體處于清醒狀態,生長激素會停止分泌。因此,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點前睡覺,以便趕上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此外,不少家長還認為孩子每餐都要吃得飽飽的才會長高,但有研究表明,人在血糖低的時候,也就是饑餓狀態下,會在客觀上促進腦垂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刺激兒童骨骼生長。但這種饑餓必須是適當的,畢竟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各類營養來滿足身體發育所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的需求來判斷孩子的食量。
小貼士
孩子一年長多高才正常?
一般情況下,初生的寶寶第一年生長25厘米,第二年生長12厘米,第三年生長8到9厘米,如果前三年生長少于7厘米就應引起注意;青春期的少年一般每年生長5到6厘米,如低于4厘米可能就會出現問題,應盡早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