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兒科/小兒普外科:孩子說肚子痛,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是不是吃壞了肚子”。醫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現陣發性哭鬧,特別是按壓孩子肚臍右側偏下位置,孩子哭鬧更厲害,則要考慮是否為闌尾炎,最好及時就醫。
孩子陣發性哭鬧警惕闌尾炎
6-10歲為小兒闌尾炎發病的高峰年齡段,兒童病例約占人群發病的10%。目前為止,醫學領域還并不清楚闌尾炎具體由什么原因引起,因此預防比較困難。家長在照顧孩子時要注意飲食,盡量少讓孩子吃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注意別讓孩子的腹部受涼。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陣發性哭鬧,即孩子每隔20分鐘就會哭鬧1-2分鐘,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孩子出現陣發性哭鬧,有可能是因為患了急性闌尾炎。”魏建民介紹,孩子大網膜發育還不完全,闌尾發生炎癥時,大網膜不能向炎癥區域移行,從而失去保護作用。因此,小兒闌尾炎病情發展快且比較重,早期即出現高熱、嘔吐等癥狀。
腹痛是闌尾炎的主要癥狀。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還可能自己說出疼痛的位置,而嬰幼兒只知道肚子痛而哭鬧,因此可以根據小兒哭鬧及腹痛時所采取的體位來估計他的疼痛位置。如果孩子因為腹痛出現哭鬧時,家長可以按一下孩子肚臍右側偏下位置,如果孩子哭鬧更厲害,就可能是患上闌尾炎,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
一旦確認最好立即手術
魏建民說,手術是目前治療闌尾炎的最好方法。“不過,很多家長認為闌尾炎手術創傷大、風險大,往往采取保守的輸液治療,這其實是個誤區。”陳小平說,如果在發病初期及早手術,手術一般比較簡單。而一旦錯過最佳的手術時機,導致化膿穿孔、闌尾周圍膿腫形成時再進行手術,反而增加了手術難度和手術風險。
小兒的盲腸相對游離,闌尾壁薄,因而闌尾一旦發炎就容易穿孔。一旦闌尾穿孔,腹腔炎癥不易控制,患兒中毒癥狀重,并發癥多,病死率明顯高于成年人。據一組3500例小兒闌尾炎的病理檢查證實,單純性闌尾炎占30.7%,化膿性占50.9%,壞疽穿孔占12.8%,腹膜炎發病率為43.5%。所以,一旦孩子確診闌尾炎,應及早手術切除。如一時不能確診,可住院嚴密觀察6小時,仍不能排除闌尾炎時,也應考慮手術,以避免壞疽穿孔,造成嚴重后果。
如確實某些原因暫時不能接受手術治療,也應進行徹底保守治療。原則是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聯合應用,控制住炎癥的發展。
推薦:兒童醫院小兒普外科魏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