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女性對于身上稍微開始發胖就很緊張,在減肥成功每天還用藥物來維持,其實真的有比較嗎?您是需要減肥藥才能減下來嘛?下面小編將為您分析到底什么樣的情況才能使用減肥藥。
專家建議:
1.減肥不能理解為是“減體重”,實質是“減脂肪”,體內多余的脂肪減少了體重才能減輕,內臟周圍和內臟中的脂肪減少了才能預防或減少疾病。如果用利尿劑或少喝水也可以減體重,實質上減的是水,不是脂肪,不能減肥。而且身體脫水、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是非常危險的。
2.限制飲食和減少能量攝入應以減少脂肪為主,而不是“少吃飯”,米飯、面食等碳水化合物有維持血糖水平的作用,如果進食太少,發生低血糖導致強烈的饑餓感,反而使下一餐吃得更多。因此,適當注意選擇一些富含優質蛋白如瘦肉、魚、蛋白和豆類食物。為消除饑餓感,可多進食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熱量的食物。
3.盡量創造更多的活動機會,比如用步行代替坐車,短途出行騎自行車;提前一站下車而后步行到目的地;爬樓梯代替乘坐電梯等。經常做有氧的中、低強度的體力活動,如走路、慢跑、打羽毛球等,使體內的脂肪得以分解。速成減肥不可取,最好使每天膳食中的熱量比原來日常水平減少1/3,這是達到每周減低體重0.5公斤目標的一個重要步驟。
4.如果有人吃了某種“藥”,幾天內體重確實減了若干斤,減的就是水,這種“藥”肯定有利尿劑或瀉藥。這是目前減肥食品中最常見的,卻是最不可取的方法。主要通過利尿劑或腹瀉導致脫水而使體重減輕,而脂肪卻并未減少,喝水后又恢復原狀。而且,長期服用危害較大,可能會付出危害健康的代價,如:胃腸功能紊亂、貧血、糖尿病、腎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能盲目追隨廣告,胡亂吃減肥藥。
大多數肥胖者控制飲食量,減少脂肪攝入,并增加體力活動,通常可以使體重顯著減輕。如果通過以上手段仍不能減低體重,并伴有以下幾種情形的人群才考慮用藥物輔助減重!
1.食欲旺盛,餐前饑餓難忍,每餐進食量較多;
2.合并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脂肪肝;
3.合并有膝關節疼痛;
4.肥胖引起呼吸困難。
當BMI(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體重(kg)/身高(m)的平方)≥24并伴有上述合并癥,或BMI≥28,經過3-6個月單純控制飲食和增加活動量仍不能減重5%,甚至體重有上升的趨勢,可以用藥物輔助治療。
減肥藥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食欲達到減重效果。這類藥物如西布曲明,由于全身副作用明顯,現在已極少用于肥胖癥患者;第二類是作用于胃腸道,通過抑制食物的吸收達到能量負平衡的目的,如奧利司他,這類藥對腸道的副作用較為突出。
藥物治療僅僅適用于因肥胖而有致病危險性增高的患者,對于低危的肥胖患者應首選膳食和運動療法。
此外,減肥的人尤其要警惕一些成分不明的減肥產品違法添加超標的西布曲明,鹽酸西布曲明每日攝入超過10毫克會對人體帶來很大危害,影響神經系統,嚴重的會出現急性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