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秋冬季更是冠心病的高發季節。但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安全度冬,對冠心病的突然復發更是措手不及,就此,記者就冬季如何防治冠心病與徐醫附院心內科張延斌主任展開了健康對話。
記者:冬季又到了冠心病的高發季節,那到底什么是冠心病?
張主任:人體心臟表面血管的整體輪廓就像一頂帽子,因此,供應人體心臟血液的血管被形象地稱之為冠狀血管。冠心病就是由于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了一些病理變化,使冠狀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從而造成冠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的心肌缺血性壞死或損害。
許許多多的原因都可以引起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這種斑塊在肉眼下呈黃色小米粥樣,故又稱為“粥樣斑塊”,所以冠心病又常常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記者:冠心病究竟有什么危害,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又是怎樣呢?
張主任:心血管病作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已波及全球。冠心病在歐美發達國家常見,美國約有700萬人患病,每年約有50余萬人死于本病,占人口死亡數的1/3~1/2,占心臟病死亡數的50%~75%。在我國,本病不如歐美多見,但近年來呈增長趨勢。90年代我國城市男性本病死亡率為49.2/10萬人口,女性為32.2/10萬人口。
記者:冠心病通常有哪些表現,具體又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張主任:由于冠狀動脈的病變程度、病變發展速度、個體耐受性的差異以及誘發因素的不同等,冠心病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一般分為以下5種類型:
1. 心絞痛型:表現為胸骨后的壓迫或悶脹感,伴有焦慮,一般持續3到5分鐘,常常放射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等。多數病人在用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餐等情況下發作,又稱為勞力性心絞痛。有些病人在靜息時也可發作。
2. 心肌梗死型:表現為胸骨后持續性劇烈地疼痛,伴有壓迫和憋悶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頸部,下頜,以左側為主。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可伴有煩躁不安,多汗,惡心,嘔吐,心悸,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瀕死等感覺。
3.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病人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心絞痛,甚至在心肌梗死時也無胸痛。這類病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機會和有心絞痛的病人一樣,所以應注意及時就診。
4.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表現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如呼吸困難、水腫、心悸、乏力等。
5. 猝死型:在發病后6小時內發生死亡,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異常造成心臟驟停所致。
記者:造成冠心病的發病原因又有哪些呢?
張主任:冠心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下述因素通常被認為是其發病的危險因素。
1. 年齡與性別:40歲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于男性,絕經期后與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癥:除年齡外,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最重要預測因素。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險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每升高1%,則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2%~3%。
徐醫附院心內科張延斌主任:如何防治冠心病
閱讀下一篇
名中醫保健養生專家秦云峰:冬令進補好時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