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專家訪談: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近年來,腦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及視力減退,精神和意識障礙及生命體征變化。不論腫瘤性質如何,都會壓迫腦組織,引起顱內壓升高,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
近日,本網站特邀徐醫附院神經外科專家劉勇主任醫師,請他通過幾個典型病例對不同類型的腦腫瘤進行詮釋,并對腦腫瘤的手術治療方式進行闡述。
腦膠質瘤
崔某,男,29歲,頭痛伴左側手腳無力,運動不協調兩月。頭部CT、MR檢查顯示右額葉巨大膠質瘤,侵犯左側額葉,胼胝體,側腦室及丘腦,腫瘤最大直徑達9.0cm。患者慕名前來徐醫附院就診,根據他的病情特點,醫療組詳細設計了手術方案,采用“雕刻式顯微手術”方法全切除腫瘤,術后無神經功能損傷,經過輔助治療,患者生存超過5年,且生存質量明顯提高,可以繼續工作。
腦膠質瘤在腦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約占40%-50%,實施積極手術治療配合系統、正規的放療和化療,可以提高腦膠質瘤的治愈率、控制率,延長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顱咽管瘤:李某,男,10歲,大型顱咽管瘤,腫瘤侵犯視神經,三腦室,丘腦,腦干等重要神經結構。患兒一側視力減退、一側失明,垂體功能嚴重低下,患兒家長先后奔走于全國各大城市的大醫院,均未見明顯療效,經診斷后醫療組采用前縱裂,經終板入路手術全切除腫瘤,患兒重見光明,生活自理。
顱咽管瘤是鞍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2.5%-4%。其高峰發病年齡為 5-10歲,在兒童鞍區腫瘤中,顱咽管瘤占50%左右。盡管顱咽管瘤在組織學上呈良性表現,但因其治療的困難使之呈惡性結果,嚴重影響和降低了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存活期。顱咽管瘤的手術治療一直是對神經外科醫生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
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孟某,女,41歲,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三個腫瘤分別位于頸1、頸3和頸6部位,其中頸1腫瘤侵犯至枕骨大孔區,延伸至腦干腹側,大小約3.5*2.5*2CM。患者疼痛劇烈,活動受限,生活無法自理。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后來到徐醫附院,經神經外科全科病例討論后,制定顯微手術方案,醫療組經過7個小時的顯微手術,一次性全切除3個部位的腫瘤。術后患者疼痛消失,生活自理,能從事勞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
巖斜區腫瘤: 張某,男,53歲,巖斜區腫瘤,腫瘤5*4*3.3CM,侵犯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