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位增至2000張,2011年投入使用
徐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徐州醫院的標志性建筑——徐醫附院病房綜合樓昨日封頂,預計2011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徐州醫學院黨委書記陳貴州、徐醫附院院長徐開林、徐醫附院黨委書記徐海波參加封頂儀式。
徹底改善醫療環境的重要之舉,列入徐州為民辦實事工程
徐醫附院始建于1897年,擁有113年的悠久歷史。其前身是美國傳教士葛馬可之妻葛璧璽創辦的教會醫院(徐州第一個西醫診所——福音診所),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急救、康復等功能任務為一體的、規模較大、醫教研協調發展、區域優勢明顯的三級綜合性醫院,1994年被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首批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江蘇省骨髓移植定點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全國麻醉學專業技術職稱考試命題基地,服務輻射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近20個地市、147個縣區,約1.2億人口。2009年,徐醫附院門診工作量122.86萬人次,出院病人5.14萬人次。
隨著醫院的發展和病人量的增加,醫院現有就醫環境條件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徐醫附院病房綜合樓2004底經徐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立項,并確立為2005年徐州市為民辦實事重點工程。2008年2月新病房綜合大樓開始樁基及基坑工程,2009主體土建開始施工。
智能化、人性化于一體設計布局,可基本滿足本地區醫療需求
據徐開林院長介紹,正在施工的徐醫附院綜合樓項目占地5200㎡,地下2層,局部3層,地上22層,地下深11.4米,高上高98.8米。總體建筑面積10.8萬㎡。結構為框剪結構,整個建設造型為“U”字型。地下全部為醫療用房及部分輔助科室。全樓規劃為1350張病床,共設30間手術室及ICU病區,最高可容納2000張病床。
病房綜合樓的工程設計處處體現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務理念。大樓設計21部電梯,其中設有醫梯、客梯、潔梯、專用梯、消防兼污梯等,預留6部扶梯及2部觀點電梯。充分解決醫生、病人分流及運輸難題。
病區設有中心吸引供氧、中央空調、火災自動報警及聯運裝置,安全監控、有線電視、背景音樂、中心呼叫、信息網絡、手術示教、樓宇自控、遠程抄表、一卡通及醫生工作站等智能建設集成管理等系統,充分方便了病人、醫生的診療及管理,設計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智能化、節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