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據市統計局數據,目前徐州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188.5萬,占總人口的18.1%,老年人口總數居全省第二位,老齡人口呈現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等特點,然而與日益增長的老齡人口相比,我市養老護理員缺口卻非常大。
現狀:養老護理員高齡化流失大
今年30歲的王正是徐州康馨養老護理院的一名男性養老護理員,他的工作是照顧4名至5名失智老人,不僅是吃喝拉撒,還有更換尿管等技術性工作。王正畢業于湖北仙桃職業技術學院的臨床護理專業,從事養老護理員工作已5年,在養老護理員這個行業里,他已經算是非常年輕的了。據了解,我市養老護理員的平均年齡普遍在55歲甚至更高。
王正告訴記者:“目前我的月工資是3500元,在養老院與其他護理員相比已經算最高了。但從事這個崗位,還是要承受社會上對這個職業的一些偏見,有些人認為這是伺候人的活,社會地位偏低,這也是少有人選擇這個職業的原因之一。”
畢業于南京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孫天舒今年23歲,目前在豐縣孫樓敬老院從事養老護理員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為院內其他護理員做技術培訓,她告訴記者:“這個工作的確非常辛苦,而且很多入住敬老院的老人都不能自理,脾氣異于常人,如果沒有耐心與愛心,是堅持不下去的。”據了解,養老院的養老護理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隊伍不穩定,在很多養老院,養老護理員做了一段時間就辭職的現象并不少見。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市養老機構達到277家,養老床位6.3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3.5張,護理型床位占比36%,約2.3萬張。按照行業慣例,養老護理員與床位的比例應該是1:4至1:6,以此標準來計算,至少需要9200名至13800名養老護理員。來自市民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市機構養老護理員總數為3000人左右,其中持有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書者2522人,存在著不小的缺口。
對策:完善護理人員培養和薪酬體系
徐州市民政局福利慈善處人士介紹,破解養老服務人員缺口問題,需要逐步完善護理人員培養和薪酬體系,對此問題,也有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育的建議”提案,市民政部門對此梳理出解決方案。一是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社會地位,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完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三是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職業資格考試認證制度,進一步健全職業技能鑒定管理和質量監督制度。
從2009年開始,市民政局就開展了養老護理員培訓工作,主要針對已經開設的養老服務機構,包括養老院、敬老院、托老社以及社區養老服務站點等。對參加培訓并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在養老機構護理崗位連續從業兩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一次性補貼。去年出臺,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養老護理員入職獎勵,也是對養老護理員職業的最新鼓勵政策。
據悉,“十三五”期間,我市還將實施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工程,鼓勵職業院校增設老年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健康管理、康復治療技術、康復輔助器具應用與服務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點。繼徐州幼兒師范專科學校2014年首次開辦了三年制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去年12月,由徐州開放大學牽頭組建的淮海健康養老職業教育集團又揭牌成立,該校2016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成功申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旨在培養一批高素質健康與養老相關專業技能人才。
關注養老也是關注我們自己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天。采訪中一些養老機構負責人均表示:養老服務業市場是一塊巨大蛋糕,產業規模不可限量,人才卻是這個行業的瓶頸,養老護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還需社會更多的關注與政府更多的支持,希望出臺更多更接地氣的行業激勵政策,讓更多年輕人,帶著更科學的理念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