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對于喜歡旅行的朋友來說,桑給巴爾這個名字應該并不陌生。它位于非洲東部的印度洋上,因為優質的細沙海灘和碧藍通透的海水聞名于世。與此同時,它又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字面上來講,桑給巴爾是“黑人海岸”的意思。因為在千年以前,這里曾是印度洋貿易的中心,非洲斯瓦西里文化的發源地。在2000年,桑給巴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顆“印度洋上的明珠”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光游客。
但是,也正是這樣一個地方,它同時又被聯合國確定為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雖然遠隔近萬公里,為了幫助非洲人民解決缺醫少藥的問題,自1964年8月起,來自江蘇省的醫療隊便開始了對桑給巴爾的醫療援助,至今已有55年。而且,中國醫療隊也成為當地唯一一支不間斷派駐的外國醫療隊。這一批批援桑醫療隊的白衣天使們也以他們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為祖國贏得了尊重和榮譽。
不辱使命
執行國家援外任務 為祖國形象爭光添彩
2018年6月,徐州市中心醫院參加江蘇省第28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的11名隊員啟程奔赴桑給巴爾,執行為期一年的援外任務。他們分別是眼科張震主任醫師、胃腸外科仲永副主任醫師、泌尿外科張俊杰主任醫師、消化內科孫西龍副主任醫師、婦產科陶巍副主任醫師、耳鼻喉科李華超副主任醫師、口腔科鄭浩副主任醫師、放射科徐元順副主任醫師、麻醉科劉松濤副主任醫師、理療科苗新旗主治醫師以及廚師高嵩浩。
醫療隊始終牢記援外醫療為我國外交大局服務的宗旨,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醫院管理層的合作和友誼,廣交當地朋友,努力做好民間外交大使,積極與領館及中資機構保持友好互動。雖然遠在非洲大陸,醫療隊仍堅持以黨建推動援外醫療工作開展,定期召開支部會議,邀請總領事上黨課,讓每一位黨員認識黨員的職責,做好先鋒模范作用。
在總領館的帶領下,參加了坦桑大陸大使館舉辦的中坦衛生協作50周年紀念活動,展示了桑島醫療隊的整體風采;努力推進中桑對口醫院合作項目和宮頸癌篩查項目的實施,通過多方努力,該項目已于2018年12月5日舉行了啟動儀式;醫療隊還積極為中資機構提供醫療保障,以各種方式為當地民眾送醫送藥,受到大家一致贊譽。醫療隊以其敬業精神和精湛醫術,展現了職業風采,與國外同行建立了親密工作友誼,為中國援外醫療隊爭了光。
技術幫扶
為當地人民解除病痛 十次被央視報道
這支包括了內外婦兒、眼耳鼻喉、口腔、影像和麻醉等專業的醫療隊,面對桑給巴爾多種傳染病流行、醫院內防護措施差的現狀,因陋就簡、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技術優勢,在各自的專業里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醫療工作。針對臨床上特殊病種多、危重病人多、特發狀況多的情況,隊員們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當地人民服務。6至11月,共完成門急診人數11970人次,住院人數5327人次,手術人數一共2975人次,搶救危重病人數216人次,針灸1670人次,腸鏡檢查365人次,麻醉326人次,影像學檢查1470人次。在常規醫療工作的基礎上,隊員們將各自專業領域先進的診治手段應用到工作中去,首次開展桑島糖尿病眼底激光的治療,因地適宜開展多項疑難復雜手術,如巨大子宮肌瘤切除,嚙合關節外傷的矯治,艾滋病人腹腔膿腫的腹腔鏡探查,為95歲病人進行白內障手術恢復光明等。
醫療隊員們承擔著所在科室大量日常診療任務,經常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犧牲許多節假日,堅守一線醫療崗位。中央電視臺《華人世界》欄目以《張俊杰:巧施妙手,治愈當地患者二十二年頑疾》、《鄭浩:巧施關節手術 幫患者“張嘴” 》、《李華超:“另辟蹊徑”,成功實施巨大鼻息肉手術》、《仲永:沉著冷靜 成功搶救腫瘤大出血病人》、《劉松濤:保障高難度插管手術順利進行》、《張俊杰:妙手回春,成功治愈重癥尿毒癥患者》、《陶巍:成功切除罕見腫瘤,為患者緩解病痛》、《苗新旗:用幾根銀針救治打嗝四年病患》、《徐元順:巧施妙招 成功救治腸梗阻患者》、《苗新旗:自制神器,讓馬蹄足患兒行走自如》為題,相繼10次報道了援非醫療隊風采。
“輸血”更“造血”
“傳幫帶”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為了讓先進的醫療技術在當地生根,醫療隊通過“傳、幫、帶、教”等方式,加強對當地醫護人員的培訓,傳授臨床技能,來幫助醫院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針灸帶教課上,苗新旗選擇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們有更多的針刺體驗和感受,每人接受不同人的針刺,通過對比達到進步,這是來自中國的帶教方式;消化內科孫西龍認真帶教當地醫生掌握胃腸鏡操作技術,泌尿外科張俊杰、胃腸外科仲永、婦產科陶巍手把手帶教當地醫生進行腹腔鏡操作等,同時各科室積極對科內醫生進行臨床知識技術講座。臨床教學5個多月,已經培訓5名泌尿外科醫生,所有大夫已能獨立完成膀胱切開取石術、睪丸切除術、前列腺穿刺活檢術,3人能獨立完成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耳鼻喉科培訓當地醫生3名,已均能獨立完成門診的日常工作。
大家在門診工作及病房查房過程中身體力行,為當地醫生解釋病情,規范診療過程,手把手指導,規范各種基本操作。醫生也是人,醫生也會生病,隊員們被跳蚤咬的滿身是包,出現身體不舒服是經常事。但是在手術室里,技術最好的是中國醫生,最能拼的是中國醫生,沖在最前面的是中國醫生,最體諒病人的是中國醫生,最暖心的仍然是中國醫生,不單單是因為境界,更多的是被淳樸的本地人所感動。人手不足,隊員們輪番客串“護士”,沒有康復器械,自己動手當“木匠”,廚師高嵩浩不僅在生活保障上為大家盡心盡職,還積極苦練斯瓦希里語,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斯語翻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隊員們還主動撰寫一些教程,如張俊杰正在編寫的《桑給巴爾泌尿外科常見病手術圖譜》,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漁,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遠程會診
拓展服務 播撒大愛 友誼代代相傳
廣施懸壺術,不忘中國心。在常規工作之外,隊員們不忘當好民心相通的使者,他們利用節假日,積極開展到偏遠鄉村義診活動,活動受到當地人民和媒體的贊揚。針對當地有些疾病高發和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問題,醫療隊在桑給巴爾國家電視臺進行了疾病的預防宣教電視直播。4次受邀走進ZBC桑給巴爾國家電視臺,接受《電視醫生》節目錄制采訪,進行宣教講座,以提高當地居民對相關疾病的認識水平,為當地疾病的防治工作貢獻一份力量。隊員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詮釋著中非友誼血濃于水,折射出中國醫生勇于擔當的氣質和膽魄。一位被李華超救治過的巨大鼻息肉患者,出院后專程抱著椰子來感謝他;張俊杰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當地醫生都找理由推脫的情況下,毅然為當地艾滋病患者進行手術;陶巍因腳踝扭傷,腳腫的像個饅頭,她將傷腿跪在手術凳上堅持為患者進行手術……
祖國是堅強的后盾。為了讓隊員們無后顧之憂,徐州市中心醫院專門成立了援非隊員支持保障小組,負責協調、組織援非隊員的支持工作,解決援非醫療隊員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難題,讓隊員們以良好的狀態、充沛的精力投身援外醫療工作,確保隊員們在前方無后顧之憂。去年中秋節前夕,醫院領導專程慰問了隊員們的家屬,11月份,醫院組隊前往桑給巴爾看望了隊員們,給他們捎去了家鄉的問候。
新年伊始,在徐州市中心醫院遠程會診中心,中非專家們借助現代化信息化技術,通過視頻連線,面對面溝通,共同為一例患者進行聯合診治。此次會診的成功標志著徐州市中心醫院與桑給巴爾納茲莫加醫院的遠程會診模式正式開啟!今后,雙方醫療專家可以實現線上會診。同時,針對疑難病例,非方醫生也能隨時將相關病例數據上傳至系統平臺,邀請徐州市中心醫院相關專家會診指導,竭力解決疑難病例問題能力缺乏等問題。
第28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員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為醫療隊爭光的態度,克服諸多困難,用精湛的技藝,汗水和付出為桑給巴爾的病患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用愛心構筑中桑友誼的橋梁,把中國和非洲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代代相傳。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