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頻道:醫療機構負責人及醫務人員對衛生法律法規的理解掌握程度,是影響醫療服務規范程度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提高醫療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素質,以人為本,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切實強化守法意識,進一步規范徐州市的醫療服務市場秩序,是值得探索的問題。為此,今年開始,將醫療機構負責人及醫務人員培訓列入醫療服務監督的重要內容,以綜合系統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強化醫務人員依法執業、規范行醫的意識,受到了廣大醫務人員的一致好評并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培訓工作中,我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強化培訓教育效果。培訓機制的建立健全,我們做到了突出“五性”:
一是培訓內容的詳實性。在培訓過程中,將醫療機構依法監管、依法執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醫療廢物處理、母嬰保健法與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相關法規列入培訓內容。同時,要求講授人員要深入研究培訓內容,做到“頭腦清、心中明、解釋深、講解透”,務求通過全方位的講解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知識水平。
二是形式的創新性。在培訓過程中,沒有將枯燥的法律、法規條文進行羅列講解,而是將監督和管理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有效的銜接。通過具體事例和案源來闡述、剖析。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的課件、深入淺出的講解、課中穿插的提問解答等教學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了學員對培訓內容的理解。
三是方式的先進性。培訓教育方式在書面講座、專家授課,以“面對面,一對眾”為特點的傳統方式的基礎上,通過與衛生行政部門聯合開展法律法規競賽、以案說法等實踐性活動,實現培訓教育方式的多樣性、靈活性、即時性,增強鮮活性,強化實效性;
四是對象的全面性。培訓教育對象面對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包括民營醫療機構及個體診所的負責人,并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對本院的每一位醫務人員進行再次培訓,做到全員培訓,同時做到因崗施教,因人施教,突出培訓教育的針對性、側重性,實現全員受訓,整體受益;
五是效果的實用性。培訓教育的成敗,最終體現在效果上。我們摒棄以往培訓后一考了之、為培訓而培訓的不良作法,將考試考核延伸到具體的工作中,對于參加完培訓后仍存在違法違規的醫療機構,我們予以嚴厲的行政處罰,真正做到了以工作成效檢驗培訓成效,達到培訓教育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整體發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