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應急救助知識 提高自救互救意識 急救與日常及災難中的危險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今年9月13日是第15個世界急救日,主題是“急救與日常及災難中的危險”。9月12 日,市紅十字會在新城區徐州報業傳媒大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世界急救日”系列活動。
急救看似遙遠,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時常需要,例如遇到火災、被困電梯、車禍等突發事件時,若能掌握一定急救知識,就可以從容應對,減少損失。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我市開展的“公益性應急救護十萬培訓項目”,市紅十字會將于9月在全市開展應急知識講座、救護技能演示、防災避險知識傳播等系列活動,同時開展“紅十字掌上學堂”宣傳推廣活動,并繼續推進“公益性應急救護十萬培訓項目”。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推出的急救手機軟件“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具有學習、預防、應急、測試、信息五項主要功能,包括各種自然災害的預防及應對方法,出血、骨折、中風、心臟病等常見傷病的緊急處置方法等。軟件內置了真人視頻和圖解動畫,能幫助使用者學習急救知識。目前,各級紅十字會正聯合有關部門開展各種形式的應急救護知識宣傳工作,讓“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惠及更多群眾。
“公益性應急救護十萬培訓項目”是“十二五”期間江蘇省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我市將繼續開展推進該項目,計劃培訓急救員1萬名,普及性培訓9萬人。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培訓急救員8968人,普及性培訓33274人。“公益性應急救護十萬培訓項目”通過開展急救知識培訓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行業的“四進”活動,最大限度普及應急救助知識。
應急救護進機關。市紅十字會、銅山區、云龍區、賈汪區、鼓樓區紅十字會分別為機關工作人員、公安干警、消防官兵開展以救護新概念、現場心肺復蘇、氣道異物排除、創傷救護四項技能為主的救護知識和技能普及,同時輔以觸電、灼傷、溺水、中暑等急救知識培訓。
應急救護進學校。全市各級紅十字會結合本地區實際,充分利用新學期軍訓時機,把應急救護知識培訓與學校素質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相結合,對部分大、中、小學學生進行普及性救護培訓。
應急救護進社區。各縣(市)區紅十字會把“紅十字救護培訓進社區”作為“重頭戲”,按照“居民能自救、鄰居能互救、現場能搶救、急時能施救”的目標要求,注重救護培訓的實效性、廣泛性和群眾性。市紅十字會在風華園社區設立了應急救護體驗點;云龍區紅十字會發揮“社區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作用,把應急演練帶進社區;泉山區、鼓樓區紅十字會在社區廣泛進行培訓,逐步建立起社區培訓工作隊伍;豐縣、睢寧縣紅十字會每月開展一次“紅十字健康快車走進鄉村”活動,把急救知識送到農民手中。據介紹,市紅十字會將聯合徐州公益聯盟,9月13日上午在泰山路8號市紅十字會二樓會議室舉辦應急救護培訓公益大講堂。
應急救護進行業。市紅十字會與公安、交通、建筑電力、教育、旅游等重點行業單位建立密切聯系,制定教學計劃,要求授課教師除規定培訓內容外,還要根據行業和工種特點,輔以觸電、灼傷、溺水、中暑等急救知識的普及,為避免、減輕生產事故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