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走在路上有沒有發現胖子越來越多?據了解,全球肥胖呈爆炸式增長,有近1/3的人超重或肥胖,而中國超重或肥胖更達到驚人的43.6%。暨南大學附屬(廣州)華僑醫院副院長王存川指出,國人對肥胖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肥胖并不是病,其實一旦肥胖,糖尿病、三高、呼吸睡眠暫停、骨關節炎等一系列并發癥會接踵而來,科學減重勢在必行。
您胖不胖?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球的肥胖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以中東為代表等亞洲地區肥胖增長非常快,我國由于飲食西化、活動減少等原因,“吃出來”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王存川坦言,他減重手術患者中,80%以上是吃胖的。然而,肥胖和肥胖癥并不一樣,哪些人才算真正的胖呢?
目前,肥胖癥最常用的測定方法就是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BMI的計算方法是“體重(kg)/身高2(m2)”。BMI小于25屬于正常,25~27.4屬于超重,超過27.5則屬于肥胖癥。
胖子會胖死嗎?
許多人認為,胖僅僅影響的是外觀形象,其實不然。肥胖,是各種疾病的“溫床”,會導致一系列的相關疾病,甚至死亡。研究顯示,肥胖癥會使患者的預期壽命平均減少6-7年,其中嚴重肥胖癥(BMI>40)使35歲以下男性預期壽命減少20年,35歲以下女性減少5年。
由于脂肪細胞的增加,肥胖癥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癌癥、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不育等并發癥;而由于脂肪體積的增加,骨關節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社交障礙等疾病也會隨之而來。特別是以向心性肥胖為主的亞洲人群,腰圍大,肥胖控制不住,就容易被代謝綜合征“盯上”。代謝綜合征是一系列代謝異常的組合,常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癥)、 高尿酸等。
華僑醫院副院長王存川感嘆道,不少已經預約手術的大胖子們還沒等到手術的到來,就因各種并發癥被奪走了生命。他提醒,除了BMI指數外,體脂比、腰圍、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出現異常,或睡覺打呼嚕、骨關節無端發炎,都要引起注意。
胖子該如何減肥?
既然肥胖危害如此巨大,那么胖子們應該如何減肥呢?據了解,目前治療肥胖的方法主要是自我控制(飲食、運動等)、內科治療、外科(手術)治療。王存川指出,BMI超過35的肥胖癥患者很難通過自我控制來減重,若內科療效不太理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考慮手術治療。
據了解,減重手術可以持續、顯著地降低患者體重,術后一年平均體重降低31kg;相比不接受手術者,減重手術可降低糖尿病風險83%,胃旁路術后2年糖尿病緩解率為75%;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壓癥狀,70%以上的高血脂得到改善;此外,睡眠呼吸暫停、合并肥胖的多囊卵巢綜合癥、下尿路癥狀、骨關節炎等并發癥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
我國自2000年后就開展了各種微創減重手術,經過優勝劣汰,目前主流的減重手術是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去年全國100多個醫院共開展了5千多例減重手術,手術并發癥均控制在1%以下,但由于開展時間不同,各個醫療結構的減重外科水平參差不齊。一般來說,每年完成減重手術100例以上的醫療機構技術成熟,每年50例以上屬于比較成熟,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醫療結構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北京部分醫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