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生怕年幼體弱的孩子凍著,因此往往是給孩子從頭“武裝”到腳:棉帽子、厚圍巾、厚棉衣、棉手套、棉鞋,嬰幼兒出門甚至還要再圍個被子,有的孩子只能露出眼睛和鼻子。然而這種過度保暖卻暗藏著健康隱患,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捂出毛病來。
專家指出,近年來隨著一些家長科學的兒童保健意識的增加,“冬季中暑”的孩子數量有所下降,但在一些老人照顧的孩子身上,和外地來的患兒身上,這種情況還比較多見。專家指出,“捂熱綜合征”的患兒大多是一歲以下的嬰兒。而最嚴重的患兒送到醫院時已經因為嚴重脫水而死亡。
專家分析,“捂熱綜合征”的出現,主要是家長過于擔心孩子會著涼感冒,甚至會引發肺炎等嚴重后果。于是,很多家長不但在家給孩子穿得暖暖和和,出門時更是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殊不知,由于衣物過多,不易透氣,加上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完善,體內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出來,無法達到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孩子就很容易出現“冬季中暑”,嚴重的甚至會因為發燒等導致孩子腦部神經系統受損。專家還指出,哪怕還沒到“冬季中暑”的情況,僅僅是出汗也反而會增加孩子感冒的機會。
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在非常保暖的情況下,出現大汗淋漓、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潮紅或蒼白、心率加快等癥狀,那么很可能就是“冬季中暑”了。特別是當孩子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昏迷甚至休克等情況,應立即帶孩子就醫。但在帶發熱的孩子就醫途中,不要把孩子包裹得太嚴實,這會讓孩子的脫水問題更嚴重。對于發燒的孩子來說,一味地捂著發汗不但孩子不容易退燒,而且還容易出現抽搐。
閱讀下一篇
如何才能及早知道寶寶將來的情緒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