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迅速判定孩子的恐懼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即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還是暗藏的心理疾病。可以根據下列特征進行測定:第一,孩子的膽怯不安是否只針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第二,孩子的恐懼時間是否相對短暫,很少超過三四個星期?第三,看到懼怕的事物或現象時,孩子是否表現得無所謂?第四,離開受驚情境,孩子的懼怕反應是否會隨之消失,很快就變得愉快起來?如果以上的四個問題都答“是”,那么說明孩子的恐懼是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不必過于擔心。
其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安撫他。不要一味責怪孩子膽小,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簽。在孩子還太小,不會表達時,父母的摟抱、拍撫以及輕聲安慰,都可以降低孩子的恐懼;而當孩子學會表述后,鼓勵他將恐懼的事物具體表述出來,父母耐心地聆聽,對孩子的恐懼是極好的釋放。兒童疾病預防
第三,要避免兩種極端反應:一是對孩子的恐懼過分焦慮,二是對其恐懼漠然處之。前一種反應會強化孩子對特定場景的恐懼感,日后不易克服或消除;后一種反應,會錯過孩子的診治時機,如果孩子的恐懼屬于異常,通常的安撫不能舒解,最好及早請專業醫生治療。
閱讀下一篇
家長該怎樣防止寶寶耳垢堆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