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藥是一種常用的降壓藥物,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可分為袢利尿劑、噻嗪類、保鉀利尿藥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這幾類藥物對鉀離子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說,不是吃利尿藥就必須補鉀。其中屬于袢利尿劑和噻嗪類利尿藥的呋塞米、氫氯噻嗪等藥物,都會使鉀離子的排泄增多,故服用后可能出現血鉀降低。而屬于保鉀利尿藥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氨苯蝶啶、螺內酯等藥物,則不增加鉀離子的排泄。
在臨床用于高血壓的治療時,保鉀利尿藥或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通常與袢利尿劑或噻嗪類利尿藥配合使用。這是因為,一方面保鉀利尿藥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作用弱;另一方面不同類別利尿藥對鉀離子的作用不同,聯合用藥既可以協同起效,又可以避免出現血鉀過高或過低的危險。
服用利尿藥的患者是否需要從食物中補鉀,這要根據血鉀的具體情況而定。當藥物服用合理時,血鉀含量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患者不必刻意從食物中補鉀。當利尿藥服用不當造成血鉀偏低時,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但同時更應該對利尿藥的服用進行調整。需要指出的是,補鉀不能由患者主觀判斷,而應該是在化驗指標的基礎上結合病情,由醫生指導進行。
閱讀下一篇
痛風藥物治療中可能發生的五個誤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