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20日對“輝瑞健腦回春丹”等4種假藥進行曝光,并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轄區內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一旦發現,立即依法查處。(2010年10月20日《新華網》國家食藥監局曝光“輝瑞健腦回春丹”等四種假藥)
看到這些被曝光的假藥及其生產廠商,肯定是不會再買這樣的藥,加之這些藥一經曝光后,將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這些假藥也就不復存在。對于這樣的曝光,應當說是好事,為消費者維護了權益。假如還有人沒有看到曝光,或者說這些個假藥沒有被曝光,仍在市場上流通,那么不是還有人吃這樣的假藥?確切地說,這樣的曝光,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但是人們從這次的曝光中也看出一些問題,這些假藥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監管部門在干什么。制售假藥的違法者以什么樣的手段弄到這些批準文號的?況且來頭不小。
從這起曝光假藥的事件中,人們再一次看到了監管與檢查的重要,再一次看到了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的重要。一是,增強了監管部門的責任心。如果不是監管部門通過網絡和傳統媒體發布這樣的信息,那么誰能懷疑,誰敢懷疑,一個有著相當級別和來頭的人,竟然做出這種坑害廣大消費者的茍且之事。二是,充分發揮網絡信息的作用與優勢。假藥一旦通過媒體曝光,人們很快就能獲得信息,就能識別其真假,避免上當受騙。
不看曝光吃假藥,說的就是要堵住制假販假的源頭。比如,前幾天《新安晚報》就報道過這樣的一則新聞,明明是2元錢的抗生素,卻當作進口藥43元賣給了醫院,醫院再以50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以次充好,雖不是假藥,但卻比假藥更能傷害人,若不是案發,不知這樣的醫藥代表從中要賺多少昧心錢。
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20日對“輝瑞健腦回春丹”等4種假藥進行曝光中,人們再一次看到了跟蹤檢查與監督的重要和必要性。再一次提醒人們怎樣識別真假,有關部門是否幫助人們識別真假?在醫藥流通領域里需要制度跟進,但是更需要這樣的曝光監督。這樣不僅讓更多的消費者避免上當受騙,而且對于制假販假予以有力地打擊和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