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蜱蟲叮咬后患病的癥狀無特異性,且缺乏快速的化驗診斷方法,我國目前大部分區域進行病原檢查較困難或結果回報時限較長,所有疑似蜱蟲叮咬患病癥狀的患者由于有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所以專家建議對疑似病例和有該病流行病學史(如3周內與蜱類接觸)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發熱、惡寒和頭痛、腹瀉并伴有進行性粒細胞降低、血小板減少和肝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常規抗感染治療無效者應早治療、早隔離,盡快進行經驗性治療,試用四環素類抗菌藥物,而不應等待血清學化驗結果(常需要數周),以免延誤治療。一般用藥3~4天仍不見效者,可考慮排除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診斷,或者更加少見的是患者可能并發或繼發感染另一種對四環素不敏感的蜱傳播病原體。同樣,對于有蜱蟲叮咬史但未患病者,不推薦給予預防性抗菌藥物治療。
由于蜱蟲叮咬患病患者可出現多臟器損害,所以對病情較重的患者宜靜脈給藥,應加強營養支持對癥治療,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的治療尤為重要,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糾正酸堿紊亂,以保持內環境平衡。體弱或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者可給予胃腸營養、新鮮血漿、清蛋白、丙種球蛋白等治療,以改善全身機能狀態,提高機體抵抗力。一般情況下應慎用糖皮質激素。尤其在未使用有效抗菌藥物時,應盡量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藥等,以防繼發真菌、結核感染,加重病情。但對中毒癥狀明顯、發生呼吸衰竭及神志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的重癥患者,在使用有效抗菌藥物以及及時補充白細胞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可酌情短程使用糖皮質激素,劑量不宜過大,療程不宜超過5天。
閱讀下一篇
對蜱蟲重癥病例需采取對癥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