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公民享有隱私權,然而走進醫院的大門,在這個極易涉及個人隱私,而且難免向醫療人員暴露隱私的場所,患者是否還享有隱私權呢?針對這些疑惑,法律界人士稱,醫院里患者享有隱私權不容置疑。
作為常識,醫療過程經常會涉及病人的隱私,尤其是一些敏感科室,如泌尿科、婦產科、生殖科。望、聞、問、切,每一種診斷方式都可能接觸到病人的隱私部位,患者的隱私權保護就顯得不像在醫院外那樣完整。
即將畢業的山東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張廣吉說,對醫院里病人隱私的特殊性應該從兩個方面看:治療有可能侵害到病人隱私時,醫院要先征求病人意見,如果病人提出異議,醫院就必須尊重患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患者也應認識到,科研力量較強的教學、臨床醫院,能夠提供更加優良的醫療服務,但也承擔了部分教學任務,患者選擇了這樣的醫院也就等于默認配合醫療教學,患者不能過分強調保護隱私,而置整個醫學發展于不顧。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孟彥等醫學界人士表示,患者享有隱私權無可非議,但如果過分強調個人隱私對醫學發展不利,一方面正常的醫療教學無法開展,影響醫生的培養;另一方面,一些疑難病例由于患者拒絕配合而影響正常的醫學科研。
患者并不完全認可醫生的看法。記者在隨機調查中發現,患者的認識是多樣化的,其中濟南一位游姓的姐的話很有代表性:一般疾病配合醫院教學可以理解,但涉及敏感部位的疾病,必須經過病人的同意。
對此,山東秦島律師事務所律師于華忠說,患者作為公民,其合法的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因治療需要,患者需要適當地放棄部分隱私權,但這是一個需要界定的范疇。一般情況下,患者的隱私只能向與治療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展示。在治療的正常范圍之外,患者隱私權的完整又是絕對的,這也是隱私排他性的突出表現。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醫療行業保護患者隱私的意識在逐漸增強,一些醫院采取了積極措施。比如孕婦生產時要求女醫生接生,醫院會盡量滿足;男醫生為女病人檢查要保證有第三者在場;醫院注射室一改過去一人打針旁邊等一幫的現象,而將注射室隔離成數個小單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