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醫藥報陜西訊 人造器官及組織應用在我國臨床已廣泛進行,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組織工程學專家在西安共同商定了人造器官及組織應用的標準,從而使人造器官在全國范圍內的使用可望有了一個“統一度量衡”。
因各種創傷和疾病等原因,導致人體身上某些器官喪失生理功能,嚴重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重要器官病變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組織工程學這一新興學科隨即誕生。目前,我國組織工程人造器官的研究水平已基本上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尤其在皮膚、骨和軟骨、血管、神經和角膜的研制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卻沒有使用方面的政策法規、檢測標準和審評程序,致使人造器官投入臨床使用的進程嚴重滯后。
在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主辦、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中心承辦的此次全國組織工程會議上,專家們共審定通過了組織工程醫療產品分類和術語標準、組織工程皮膚分類標準、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基質及支架材料特性及實驗指南、用于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膠原特性和實驗指南、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細胞及組織和器官處理指南等5個標準。
人造器官及組織應用標準的統一,將改變我國組織工程重復立項的局面,使組織工程人造器官在申報、檢測和審評等方面有了“統一度量衡”,進一步促進組織工程人造器官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
因各種創傷和疾病等原因,導致人體身上某些器官喪失生理功能,嚴重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重要器官病變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組織工程學這一新興學科隨即誕生。目前,我國組織工程人造器官的研究水平已基本上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尤其在皮膚、骨和軟骨、血管、神經和角膜的研制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卻沒有使用方面的政策法規、檢測標準和審評程序,致使人造器官投入臨床使用的進程嚴重滯后。
在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主辦、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中心承辦的此次全國組織工程會議上,專家們共審定通過了組織工程醫療產品分類和術語標準、組織工程皮膚分類標準、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基質及支架材料特性及實驗指南、用于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膠原特性和實驗指南、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的細胞及組織和器官處理指南等5個標準。
人造器官及組織應用標準的統一,將改變我國組織工程重復立項的局面,使組織工程人造器官在申報、檢測和審評等方面有了“統一度量衡”,進一步促進組織工程人造器官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
閱讀下一篇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系統內反腐倡廉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