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有這樣一種病,它隱匿性強、治愈率低;它的發生和發展有著較長的時期,且逐漸加重;它就是發病前不易被察覺,一旦發病卻十分可怖的尿毒癥。
目前尿毒癥患者的臨床治療,血液透析法居多。而徐州市中醫院成功開展的“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法腹膜透析置管術”,不僅能夠讓患者免受諸多痛楚,還能夠延長其腎臟使用年限,對提高生命質量大有裨益。
尿毒癥患者年齡層不一 這項手術為他們帶來福音
李先生是徐州市中醫院首個經歷“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法腹膜透析置管術”的病人,也是風濕腎病科副主任中醫師鄒滎接診中最年輕的一例。
30多歲的李先生長年遭受尿毒癥困擾,日均尿量不足1000ml,手術后的尿量卻出現明顯變化,有時日均尿量可達到2000ml。
據悉,腹膜透析置管術的特點是越早發現、越早手術,效果越好,李先生充分證實了這點。
鄒滎醫師表示:“一般進行腹膜透析置管的病人會丟失一部分鉀,可是這位患者的鉀含量不僅未發生變化,其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的情況也均未發生。”
手術后的李先生遵循醫囑,在自我治療前嚴格進行消毒除菌,每日四次透析,不僅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其營養狀況也維持的很好,極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除此之外,70歲的許師傅也是此項手術的獲益者。
許師傅患有尿毒癥多年,腎臟已經嚴重衰竭。來到徐州市中醫院前,他已經做過多次緊急血液透析,由此導致其殘余的腎功能受損,且合并高鉀血癥,有猝死的風險。
考慮到血液透析已經對其不適用,鄒滎醫師便將腹膜透析的優勢悉數告知:“血液透析對于患者飲食的要求極其嚴格,禁止飲水、禁食一切含有高鉀的食物、少食各類蛋白,但是腹膜透析不僅不用控制飲食,還要求多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聽到“能夠正常飲食”,許師傅及其家人大喜過望,對此項手術贊不絕口。
于是,鄒滎醫師盡快為其安排了手術。
術后的許師傅再也沒有出現過高鉀,病情穩定,營養狀態明顯改善。
奔赴北京進修學習 只為造福更多腎衰竭患者
據國際腹膜透析學會北美聯盟的問卷調查顯示,在42個腹膜透析中心中,開展外科切開法(包括腹腔鏡)占比62%,采用Trocar技術的占比10%,能使用Seldinger法穿刺的僅占29%。
鄒滎醫師表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利用經皮穿刺法建立腹膜透析通路的中心相對較少,加之此項技術先進而高端,江蘇省內僅有少數大醫院的醫生掌握此項技術。”
為了能夠學習到這項技術,幫助到更多腎衰竭患者,2018年,鄒滎醫師接到醫院科室排遣學習的任務,前往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腎內科進修學習。經過3個月的進修實習,她熟練掌握此項技術,學成歸來,于2019年在醫院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術”。
目前,鄒滎醫師已經成功完成數例手術,且無一例置管患者發生術后感染、滲液等情況。
創口小、可自我治療 極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傳統腹膜透析置管術——手術切開法和腹腔鏡法,采用手術切開法進行置管,不僅創傷大,還加劇了患者的等待時間,置管后需要等待10日以上切口愈合后才能開始透析。費事費力,且不適用急診需要透析的患者。
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越來越多患者選擇微創甚至無創治療,更多“日間手術”甚至可以當天出院,免除了很多住院困擾。而“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法腹膜透析置管術”就可實現患者的這些心愿。
鄒滎醫師介紹:“‘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法腹膜透析置管術’,是將Seldinger 技術(經皮穿刺技術)應用于腹膜透析置管術中,利用超聲精確引導并定位穿刺,及導絲引導將腹膜透析管植入腹腔,具有操作時間顯著短于切口手術、置管后方便盡早腹透、操作簡單、創口小、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治療費用低等優勢,并且導管生存率與開放手術相當,危重病患者可在床旁完成置管。”
專家介紹
鄒滎
副主任中醫師 副教授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2008-2009年至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師從于唐福林教授。2018年5-8月于北京301醫院腎臟病科學習,徐州市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醫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高尿酸血癥、腎病綜合征、慢性腎衰竭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目前已成功開展腹膜插管及腹膜透析等相關技術。
門診時間:周四上午。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