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精準麻醉、舒適化醫療,已經成為當代麻醉學主流。如何讓患者更加舒適的完成手術,是今后麻醉學發展的重點,目前ERAS理念已經成為徐州市中醫院麻醉科關注的焦點。
徐州市中醫院麻醉科團隊在患者入室后即采用經皮穴位電刺激術,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感,結合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以此來減輕疼痛,用中西醫結合理念加速患者康復,踐行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
那么接下來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ERAS。
ERAS是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以減少手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創傷應激反應為目的,通過優化圍手術期處理的臨床路徑,從而減少圍手術期應激反應及術后并發癥,加快患者康復的一個理念。隨著ERAS理念的飛速發展,ERAS理念被越來越多的臨床外科應用,他們將圍手術期進行優化處理,從而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手術應激反應、術后疼痛度及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而麻醉對于患者圍術期恢復起著重要作用,使其貫穿于ERAS始終。
那么徐州市中醫院麻醉科團隊是如何踐行ERAS理念?接下來不得不提及到針刺麻醉和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
傳統針刺麻醉是一種應用物理刺激通過激發體內固有的調節系統使失調、紊亂的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在上世紀70年代,韓濟生等人就發現針刺合谷穴可以升高疼痛閾值,在20~40min達峰值,作用時間可持續30min。隨著臨床實踐和研究的不斷深入,麻醉醫生發現針麻并不能提供完全的鎮靜、鎮痛、肌松及消除不良反應,因此藥物聯合麻醉逐漸取代了傳統針麻。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理念的不斷深入,針麻再次引起了麻醉醫生的關注,經皮穴位電刺激就是中西醫技術聯合應用的一種。經皮神經電刺激借鑒傳統中醫針麻取穴方法,結合西醫內分泌理論,在針刺的基礎上,將輸出端改為電極貼片,貼在穴位皮膚上,兩個電極之間形成電流環路,刺激穴位下的神經末梢,以起到和針刺穴位相同的效果,大大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感,同時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營養供給,激發受損組織再生,增強機體免疫等功能。
神經阻滯麻醉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范圍很廣的一種麻醉手段,具有操作簡單、損傷少、麻醉效果好、對患者呼吸及循環系統影響小等優勢。同時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麻醉因其具有高準確度、高成功率等優點而逐漸應用于臨床麻醉,讓麻醉醫師更精確了解神經阻滯的效果,通常作為術后多模式鎮痛的一部分,可以明顯減少術后阿片類藥物使用量,提高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同時,使患者下床活動時間提前,減少因長期臥床導致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該院麻醉科團隊提出的術前經皮穴位電刺激結合術后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屬于多模式鎮痛,現已應用于所有腹腔鏡手術中,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
案例一:患者女性,53歲,因檢查發現膽囊多發性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擬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麻醉開始9:00,10:10手術結束,患者于10:30蘇醒并回到病房,患者自覺無明顯不適,2小時后可自行下床行走。

經皮穴位電刺激儀

術前采用經皮穴位電刺激

術后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

患者術后1小時精神狀態
麻醉科團隊提出用中西醫結合理論踐行EARS理念,通過采用皮穴位電刺激及術后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技術的聯合應用,從而達到加速患者康復的目的。
該院麻醉科團隊與外科團隊攜手合作,發揮各自優勢,踐行ERAS理念,共同關注患者的預后,有效保證患者的最大利益。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