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中醫資訊:日前,徐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潘小紅發表署名文章,就后疫情時代傳染病防治問題進行了闡述。以下是全文:
中醫治未病,環球送瘟神。在為 “新冠病毒”敲響喪鐘的后疫情時代,岐黃醫家齊聚云龍山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用中國智慧為世界人民抗疫斗爭提供中國方案,傳遞中國信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和平發展新常態,共奏一帶一路抗疫歌。
“治未病”是人類防治疾病的最高界
在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治未病”為人類健康保駕,為人類幸福護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除邪務盡,愈后防復,始終掌握健康“主動權。幾千年來,中醫人始終秉承“治未病”理法方藥理念,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防治瘟疫的獨特方法、獨特奇跡。
新中國以來。“團結新老中西 各部分醫藥衛生 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斗” “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 “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貫要求。
作為中醫人,與其求療于有病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因為,疾成而后藥,事倍而功半;已病而不治,醫家之怯懦;未病而先防,攝生之大理,保障全民健康是醫家之責任,召開2020年淮海經濟區第三屆治未病大會,共商 “亞健康入睡困難的中醫治療與調養進展”,是我們治未病科的新舉措,愿同道攜手后疫情時代 共筑治未病未來,譜寫人類滿庭芳。
天地之間,長江兩岸,盡融南北風光。黃河沿線,千里看明堂。到處青山綠水,漫山遍野桂花香。況還有、云龍山下,萬眾話岐黃。名醫家論治,神農本草,益壽多方。用四診八綱,辯證陰陽。扁鵲華佗若在,焉能不、大愛無疆。新時代,懸壺濟世,天闊任飛揚。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