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孩子總是喊腿疼或膝蓋不舒服,尤其夜間甚至會情緒不好、哭鬧,影響睡眠。孩子沒有摔倒或磕碰,為什么會腿疼呢?其實這種癥狀叫做“生長痛”。
什么是生長痛?
“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生的暫時性疼痛,隨著生長發育逐漸成熟,可完全自愈,無后遺癥。但是孩子腿疼也不能全部歸于“生長痛”,必要時需前往醫院就診,不可自行判斷。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可確定是生長痛。臨床常見的多為下肢肌肉疼痛,且疼痛多發生于夜間,較少發生于清晨或早上,通常不會影響白天的日常生活或運動。
發生的原因
可能與孩子骨骼結構、活動強度、骨代謝、骨密度、下肢血液循環、心理和社會因素和痛閾值等因素有關。好發年齡:一般發生于2-12歲,多見于3-7歲兒童。
主要癥狀
多為下肢疼痛
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雙側疼痛,也有部分單側發病。
多為肌肉性疼痛
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無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夜間疼痛尤甚
疼痛幾乎都在晚上發生。白天由于兒童的活動量比較大,即使感到不舒服,也可能因為專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覺。夜間身心放松,疼痛的癥狀就會使患兒感覺不適,甚至難以忍受。
什么癥狀需要看醫生?
盡管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下肢或上下肢疼痛都可以歸入生長痛。但是,如果有這些現象,需要格外留意。疼痛固定發生在特定的部位;每天都疼,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疼痛部位位于關節處;外觀有變化,比如皮膚顏色改變、腫脹變形、局部壓痛或者表面皮膚溫度升高甚至發燙。有這些癥狀就需要及時就醫。
孩子出現生長痛,家長該怎么辦?
生理性生長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干預。疼痛發作時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為患兒作局部按摩、熱敷,減輕疼痛程度,使其心理得到關懷和安全感。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患兒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游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患兒。對待患兒要比平時更加的溫柔體貼,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
2、局部熱敷、按摩
家屬可用熱毛巾對患兒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可緩和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患兒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3、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患兒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嚴重時,應該注意讓患兒近期多休息,傷肢制動,適當減少運動,讓肌肉放松,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4、補充營養
應該讓患兒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核桃、雞蛋等。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患兒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檸檬、柚子、橙子、獼猴桃等。
因此當孩子出現生長痛時家長要及時耐心引導,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