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醫院心內科張義勤主任介紹,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臨床上根據病情進展程度,主要有以下主要變現:
1.活動后心悸、氣促,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不能平臥;
2.輕微活動后就出現咳嗽、咳痰帶血,很容易受涼感冒;
3.食欲不振,一段時間吃飯不好,胃腸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現肚子脹。尿量減少、下肢浮腫、腹脹、腹水,肝、脾腫大等。
4.大部分患者出現兩顴及口唇呈紫紅色,即二尖瓣面容。
5.心悸 常常因為房顫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顫導致患者自覺不適,甚至呼吸困難
6. 胸痛。
張主任提醒,一旦平時出現了上述幾種情況,應該今早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心臟彩超檢查即可明確有無風濕性心臟瓣膜病。
據張義勤主任介紹,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介入治療:經房間隔穿刺二尖瓣球囊擴張術:此項技術在國內已廣泛開展,對單純二尖瓣狹窄,瓣膜無鈣化,瓣下結構良好,瓣膜活動度好,無或有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是最佳的選擇指征。
外科手術治療:心臟瓣膜修復和心臟瓣膜替換兩種方法。心臟瓣膜修復是最理想的一種手術方法。對于大部分先天性瓣膜裂、瓣葉交界粘連、瓣葉脫垂,缺血性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脫垂以及部分風濕性瓣膜關閉不全,修補手術常可成功地重建瓣膜功能,用較低的醫療費用取得滿意的遠期療效。而對于大多數的風濕性、感染性以及鈣化性瓣膜病,無法進行手術修復的,更多的應該采用心臟瓣膜替換手術。
閱讀下一篇
徐州中醫院腦病科孔德清:如何判斷面癱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