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曲美慧 報道)中醫認為心腦血管病理基礎是“虛”、“瘀”、“痰”等,提出了“供血不足乃萬病之源”、“腦心同治”兩大理論,認為只有從多靶點預防和治療才會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中醫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早已提出“治未病”“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等三大核心觀點。
受涼感染、飲食不當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是冠心病的主要誘因。因此,秋季護心要注意以下幾點:
◆嚴防感冒。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及時增減衣物,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天氣變涼很容易引發人們原有的心血管系統疾病。秋末冬初時節,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發病率要明顯高于剛剛過去的夏季。
為何秋季心血管病發病率提高?隨著秋季氣溫不斷降低,人們的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導致血栓,同時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同時,秋天溫差較大,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容易感冒并繼發呼吸道感染,從而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秋風落葉,凄風凄雨,也使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郁郁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癥。另外,天氣變涼后,人們食欲增加,如不加控制也容易引起體重超標,危及心臟健康。
感染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通常情況下患有心衰的患者其抗病能力都非常低,因此在秋季一定要特別注意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控制血壓。
時涼時熱、變化無常的天氣易導致血壓升高。血壓的達標(<140/90mmHg,有的還要求更低,如合并糖尿病、腎臟疾病等,要<130/80mmHg)至關重要。藥物選擇要選長效的、小劑量聯合用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并注意監測血壓,戒煙限酒。高血壓患者應保持樂觀情緒,適當控制情緒,避免過度興奮和疲勞,因為情緒激動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增加。此外,高血壓患者應控制食鹽的攝入,普通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限制在6克以內,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還要減少,每日小于3g。
■那么秋季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市中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醫師趙光從中醫養生角度為我們進行了介紹。
◆適量運動。
特別推薦步行為主的運動,每天堅持步行3公里以上,且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此類運動適合大部分人群,根據自身狀況制定鍛煉方案,且可以避免一些運動創傷,持續的合適的鍛煉可以達到降壓、降糖、降脂的效果。
已知心臟病患者最好隨身攜帶藥物(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出現癥狀時及早服藥。出現間歇性胸痛、胸悶、心慌憋氣等癥狀要及早就醫。
◆保證充足睡眠。
秋冬季節應早睡晚起,天氣越冷越應這樣。中醫理論強調的是“天人相應”,指的就是人要與自然界和諧統一,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說的這些。冬日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寒冷刺激誘發心血管疾病。每天應睡夠7個小時,且睡眠質量要高,如此身體抵抗力才能強。
◆合理飲食。
進入秋季,防治心腦血管病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補充水分,清晨起床后,可將白開水250毫升加食鹽0.5克左右溶化后飲用,睡前飲適量白開水,以降低血黏度,保證血液流通;同時,多吃一些潤腸生津的食物,如核桃、西紅杮、梨、香蕉、大棗、蓮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防便秘誘發心腦血管病。
趙光推薦,有條件的話秋季可每天吃1個玉米,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秋天正是玉米收獲的季節,每天吃一個玉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很有幫助,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此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飲食應堅持以清淡為主,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體內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飲水量,因為飲水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以上事項外,還應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及時發現發病先兆并正確處理。胸痛對中老年人可能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尤其如此,如發生胸痛,應該加以重視并及時就診。醫生提醒,心肌梗塞突然發作時,應讓患者有藥吃藥,有條件應吸氧,并及時叫救護車到正規醫院就診,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降到最低。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心血管臨床診療十余年,曾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心內科進修一年,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培訓及學術交流,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中西結合診治: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先天性心臟病(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壓等心臟疾病。主攻心臟介入診斷和治療,完成心臟介入手術近1000例,特別是在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球囊擴張術更有豐富經驗。曾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六上午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