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通訊員:周瑜)當孩子與燒燙傷聯系起來,就百分之百讓人揪心萬分。
剛出生3個月的月月(化名)被燙傷了,燙傷的原因卻起源于愛:奶奶在給月月換尿不濕的時候,怕她凍著,開著暖風機在一邊烤著她光溜溜的下半身,不想距離有些近,暖風開的太強,老人家沒感覺到熱,小小嬰兒卻因為皮膚嬌嫩,兩條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紅,起水皰。月月大哭,奶奶慌的趕緊抱起她往醫院跑。
徐州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燒傷科主治醫師張方檢查后,發現月月的兩條腿是深二度和淺二度的混合性的燒傷創面,立刻用濕的鹽水紗布濕敷創面、冷療處理,清理創面后,涂上治療燒傷的藥膏,并詳細告訴月月家長如何護理。
被燙傷的月月
“月月的燙傷在燒燙傷里不算太嚴重,好好護理、換藥,最多半個月也就恢復了。但從月月的這個遭遇上,我想跟大家聊聊在面對這種意外時我們該怎么應急,怎么做才是對的。”
80后的張方是徐州市兒童醫院特別聘請的燒燙傷整形專業醫生,畢業后一直從事于燒燙傷、瘢痕修復及美容整形專業,尤其對小兒燒燙傷、瘢痕整形以及傷后瘢痕的預防及治療有著獨到、專業的診治措施。曾接診、成功搶救并治愈了面積超過80%以上的特重度燒傷病人數百例,電擊傷、化學燒傷、吸入性損傷等特殊原因、特殊部位燒傷病人數千例。
冷水沖洗,要很冷的水嗎?
齊齊去飲水機接水的時候發生了意外,熱水澆到了齊齊手背上,立刻紅了一片。愛女心切的齊齊爸爸從冰箱里拿出幾塊冰塊包裹在毛巾里按在齊齊手背上就去了醫院。到達醫院后,醫生發現齊齊的燙傷并不嚴重,但因為一路上都用冰塊敷著,齊齊的手背被凍傷了。
張方醫師表示,冷水沖洗,并不是說越涼越冷越好,因為孩子的肌膚嬌嫩,容易受傷,水溫保持在15-20攝氏度就好,時間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
喝掉的水沒有去到應該去的地方
健健被送來醫院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休克狀態。他在無意識的念叨要喝水,家長正要給孩子喝水的時候,被飛奔過來接診的醫生看見并制止。
張方表示,大面積燒傷的孩子會因為體內的水分迅速流失而出現休克。休克早期就會表現出口渴,但是喝掉的水并不會到它該去的地方,而是會滲到組織間隙,未能進入有效循環,倘若此時大量飲水,就很容易出現嚴重的水腫,嚴重者會出現水中毒、腦水腫、喉頭上組織水腫等,一旦出現,若不及時采取脫水、搶救等治療,很容易出現死亡。所以早期口渴一點沒關系,及時就醫才是關鍵。
正在為患兒換藥的張方醫生
直接往傷口上撒鹽,這是古代酷刑嗎?
在所有燒燙傷的治療中,最日常的一種應該就是“土辦法”。土辦法流傳至今,方法多樣,所涉及的“安撫降溫止痛”材料也讓人眼花繚亂。
醬油、醋、草木灰、香油、牙膏、本地混合“藥膏”……種類多多,大開眼界。這些辦法對于面積小、燙傷偏輕的病人,或許有時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而對于燙傷深、面積大的病人,很容易出現痂下感染,造成創面進一步加深,增加愈合時間,甚至需要手術治療。而一些有顏色的物質也容易使傷口著色,影響醫生判斷傷勢程度。
特別是居然還有往燒燙傷患者傷口上直接撒鹽的“土方法”,尤其讓人心疼被這樣對待的孩子。除了更加疼,真的沒有一點用處。
張方:燒燙傷知識要記心中
作為小兒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燒傷在日常生活中以熱水燙傷多見,少數為火焰燒傷、化學物質燒傷、電燒傷或其他高溫物質燒傷等。
1、如果發生了燒燙傷意外,首先應迅速去除致傷原因:盡快撲滅火焰,脫掉著火或被熱液浸濕的衣服;然后可進行冷療處理(清潔冷水沖洗創面)不但可以止痛,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減少熱力對皮膚的進一步損害,減輕損傷。
2、不要奔跑呼叫,防止加重頭面部、呼吸道的燒傷;
3、切忌用雙手撲火,以防手燒傷;
4、不要亂用偏方,防止創面被污染,增加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機會。
據悉,徐州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位于東院二樓,已正式更名為普外二科燒傷科,日常接診范圍包括小兒燒傷、燙傷、整形、面部及全身多處創傷后的美容修復,專業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診療技術,也可讓孩子在受傷后盡量減少瘢痕。
張方醫生坐診時間:周二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