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禍首都是“酸性體質”,這些疾病涵蓋了當前幾乎所有常見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甚至抑郁癥等,因此提倡食用“堿性食物”。從腎臟病學、腫瘤學、營養學界權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該言論純屬偽科學,沒有絲毫科學根據。
腫瘤學家:腫瘤病因與酸堿無關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腫瘤內科專家凌桂琴指出,人為什么會得腫瘤是通過生物學試驗研究的,就是對動物、體外細胞進行長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變試驗,以觀察某種因素是否會導致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
經過上述研究,目前公認的致癌因素有五類:第一,多環芳烴、芳香胺類等化學因素,多與環境污染和職業因素有關,可能誘發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電離輻射、熱輻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對白血病、骨肉瘤的發病有直接影響;第三,病毒,如幽門螺桿菌可誘發胃癌,人乳頭瘤病毒是宮頸癌的主要誘因,乙肝病毒可誘發肝癌等;第四,遺傳因素,像乳腺癌、大腸癌等都有較明顯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損。
“當然,這些年也有一些變化,”凌桂琴說:“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營養不均衡、環境污染、內分泌失衡、肥胖,再加上過大的精神壓力,都可能成為致癌的誘因。”
不過,即使具備上述條件,人也不會一下子就患上癌癥,而需要一個內外因素長期作用的過程。從這種角度來看,所謂“酸性體質致癌論”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防癌“一早一晚”最關鍵
情緒、飲食、睡眠、環境四管齊下當然是最好的防癌措施。但能做到“早上吃少、晚上早睡”兩點最關鍵。
“早上吃少”主要是為了養胃。事實上,按照現代人的作息,大部分人的早餐時間正處于胃氣往上升的階段,而并沒有達到胃氣最足的頂峰。此時,若大量進食,等于把上升的胃氣給壓下去了,這樣很傷胃。
“晚上早睡”意在養肝。現代人護肝,除了做到心情舒暢、少喝酒、不濫吃藥外,重要的一點是要早睡覺,不能熬夜。中醫講,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功能易受損。所以,不管什么原因,晚上睡覺都別晚過11點。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