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8月5日,2017年徐州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專業學術年會暨第二屆淮海經濟區神經病學論壇在卡地亞大酒店隆重召。本次論壇由徐州市醫學會主辦,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承辦,來自江蘇省內及周邊省市神經病學相關專業的300余名醫學專家參加此次學術交流盛會。
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遞增,且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為了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神經內科專家不斷探索交流前沿技術,致力于腦梗救治水平的提升和卒中中心的建設。

300余名專家論道神經病學學科發展
8月5日,江蘇省內及周邊省市神經病學相關專業的300余名醫學專家齊聚在2017年徐州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專業學術年會暨第二屆淮海經濟區神經病學論壇上。
徐州市衛計委副主任俞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柯開富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陸正齊教授、徐州市醫學會李薇秘書、徐州市醫政處處長孫勁松、徐州市科教處處長郭成杰、徐醫附院沈霞教授、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院長榮良群教授出席了論壇開幕式,徐礦總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魏秀娥主任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國內著名神經病學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對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策略及質量控制,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研究進展,神經退行性疾病、神經影像等專題進行討論研究。中國卒中協會理事會理事、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柯開富教授做了題為《橋接治療VS支架治療》的精彩報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科主任陸正齊教授分享了《小病灶大麻煩:腦小血管病與多發性硬化的故事 》;徐礦總院榮良群教授針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斷和治療指南》進行詳細解讀。
此外,徐醫附院神經內科沈霞教授、徐凱教授、耿德勤教授、崔桂云教授;徐州市中醫院孫菊光教授、徐州市中心醫院張青山主任、徐州市兒童醫院劉曉鳴主任、徐礦總院神經內科魏秀娥主任等多位知名專家結合工作中遇到的疑難病例、手術技巧和經驗總經,為與會人員帶來了內容豐富、課題新穎的專題報告。


廣泛探討腦血管疾病的規范化診療舉措
據介紹,神經病學主要研究診治的疾病包括: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偏頭痛、腦部炎癥性疾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癲癇、癡呆、代謝病和遺傳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病、周圍神經病及重癥肌無力等。其中,腦血管疾病尤被廣大百姓所熟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科主任陸正齊教授表示,近10年來,隨著人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物質生活的豐富,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逐年提升,早已被冠上了“富貴病”的帽子。
他指出,腦血管病的發病與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以徐州為例,市民喜食重口味菜肴、牛羊豬“紅肉”、包子油條等,這種高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另外,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還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我們一般將35歲-65歲發生的卒中稱為中青年卒中,如今,中青年卒中的發病率在所有腦血管病發病率中占到了40%。”
陸正齊說,面對如此嚴峻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環境,神經病學專業的醫生深感責任艱巨,不斷致力于探討解決措施。“通過此次的學術會議,對提高神經內科醫生的規范化診療水平,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和意義。”



促進本地區神經病學診療水平提升
作為此次神經病學專業學術年會及論壇的承辦方,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在神經病學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該院神經內科是徐州市首批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首批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單位,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省級培訓基地,徐州市十大創新團隊,徐州市神經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徐州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研室,徐州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在急性腦梗死的救治方面,開設了急性腦梗死救治綠色通道,對發病4.5小時內的腦梗死患者進行rt-PA溶栓治療,還開展了動脈取栓,給急性腦梗死患者帶來救治新希望。針對眩暈疾病,在淮海經濟區成立了首家多學科眩暈診療單元,手法復位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另外,還組建了卒中單元醫療模式,保證患者可得到除藥物治療以外的其它綜合治療,包括早期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等。
徐礦總醫院院長榮良群,既是該院神經內科的學術帶頭人,也是徐州市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他表示,此次年會論壇將徐州市及周邊省市神經病學相關專業的醫學專家聚集在一起,大家圍繞著腦血管病、眩暈的診療、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神經系統肌肉疾病的診療進行研討交流,目的是為了提高腦血管病以及系統神經疾病的診療技術。“我們希望通過學界的交流互通、分享帶動,進一步促進神經病學的發展,提高本地區的神經病學的診療水平,為徐州市乃至淮海經濟區的老百姓提供國內一流的診療技術和醫療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