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017年4月11日上午,《徐州市“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及《徐州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兩個規劃)新聞發布會在徐州市報業傳媒集團舉行。市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尹葆華副主任出席并講話,市衛生計生委規劃與信息處處長耿運良主持。
眾所周知,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發展,要求“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推進衛生與健康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打造“健康江蘇”等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大發展戰略”,著力打造 “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好生活的追求激發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為衛生與健康事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根據市政府“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總體安排,市衛生計生委編制了《徐州市“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徐州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尹葆華副主任對兩個規劃進行了公布和解讀。
據了解,我市的兩個規劃編制主要依據《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江蘇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暨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規劃》、《江蘇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6-2020年)》,《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意見》等政策和文件進行編制。
徐州市衛計委高度重視兩個規劃的編制工作, 2015年6 月同步啟動編制工作,2016年5月,兩個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頒布; 2016年12月,《江蘇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暨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印發;2017年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徐州衛計委及時與國家、省有關會議精神及規劃要求進行了銜接,分別對兩個規劃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2017年3 月28 日,市政府通過兩個規劃綱要的送審稿。至此,十三五期間我市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塵埃落定。
《徐州市“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主要內容是:
《規劃》分為序言和正文,正文包含6部分:第一部分規劃背景,第二部分總體要求,第三部分主要任務,第四部分重點工程,第五部分保障措施,第六部分規劃實施。
結合我市實際,《規劃》著重突出“徐州特色”:一是突出目標定位。堅持貫徹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提出以“建設健康徐州和打造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兩個重點為統領,推動全市衛生與健康加快發展。二是突出主要任務。提出了十二項具體任務,概況為“深化一項改革、健全五大體系、提升六項工作水平”。三是突出重點工程。提出了衛生強基、智慧健康服務、全面健康素養促進、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婦幼健康服務、健康扶貧等六項工程。四是突出創新發展。強調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做好“強、活、優”3篇文章。“強”,就是完善網絡、提升水平,把體系做強;“活”,就是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強化制度創新,把機制做活;“優”,就是多為群眾辦實事,把服務做優,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徐州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的主要內容為:
《規劃》分為序言和正文,正文包含6章:第一章規劃背景,第二章總體思路與體系架構,第三章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與機構設置,第四章資源配置,第五章功能整合與分工協作,第六章規劃實施。
結合我市實際,《規劃》具有以下鮮明特色:一是堅持健康需求導向。以健康需求和解決人民群眾主要健康問題為導向,以調整布局結構、提升能級為主線,適度有序發展,強化薄弱環節,科學合理確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規模及布局。二是堅持分級分類管理。將全市醫院分為資源控制、資源穩定和資源發展三類地區。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建設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徐委發[2016]46號)精神,將“規劃建設 27 個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等納入服務體系規劃。三是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加強全行業監管與屬地化管理,統籌城鄉、區域資源配置,統籌當前與長遠,統籌預防、醫療和康復,中西醫并重。加快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提升我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一體化建設水平。四是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切實落實政府在制度、規劃、籌資、服務、監管等方面的責任,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十二五”期間我市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取得了什么成績?
答:“十二五”期間,全市以推進新一輪醫改為主線,突出“強基層和建高地”兩大重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衛生事業,城鄉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我市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7.7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繼續保持省內領先,“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順利實現。
一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全民醫保制度基本建成,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以上。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積極推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 2011-2015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采購、銷售基本藥物34億元,為群眾節約醫藥費用16億元。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城鄉居民“十五分鐘健康服務圈”基本建成。“十二五”期末,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5.55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達到2.38人、2.45人。全面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現12類45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覆蓋。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市建成省級衛生鎮17個、衛生村460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啟動,全面推行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全市15家縣級醫院和27家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二是人口計生事業發展取得新進展。抓好控制政策外生育、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兩個重點,穩妥實施“單獨兩孩”政策,計生家庭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市出生政策符合率穩定在89%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平穩下降、偏高勢頭得到控制,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98%以上,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兌現率達到100%。10個縣(市)區全部被評為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三是區域性醫療中心地位逐步凸顯。醫療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市中心醫院新城區分院第一期項目投入使用,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東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北區股份制醫院等一批重大新建、改擴建項目加緊實施。多元化辦醫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共有非公立醫療機構1035家,占醫療機構總數的22.41%,其中非公立二級醫院11家,占全市二級以上醫院總數的23.4%。目前,我市擁有三級醫院16所,二級醫院33所,國家級重點專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級重點專科63個,輻射人口達1.2億。
四是“智慧醫療”穩步推進。積極參與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市級和部分縣級衛生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全市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業務信息系統實現全覆蓋,近90%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能夠應用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臨床信息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開展市級區域影像系統建設,積極推進健康卡工作。組織實施“三個一”工程和遠程醫療系統建設。
五是中醫藥事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全市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實現全市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全覆蓋。中醫醫院健康發展,市中醫院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院復評,邳州市中醫院創建為三級中醫院,豐縣、沛縣、睢寧縣、銅山區、新沂市中醫院創建為二級甲等中醫院。
“十三五”期間,如何推進健康徐州建設?
答: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推進健康徐州建設是“十三五”期間我市衛生與健康事業的兩個重點之一。圍繞健康徐州建設,主要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一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促進活動。加快推進“健康徐州促進”工程,大力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健康促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共同推進環境整治、生態文明建設和美好城市建設,依法加大大氣、水、食品安全、污水和垃圾、職業病危害等治理力度。開展新一輪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鞏固和發展衛生創建城鎮成果,做好省級健康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加快農村改廁步伐。全面推行公共場所控禁煙,從源頭上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堅持健康生活方式與公民道德建設相結合,引導城鄉居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構建健身服務網絡,支持各級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在特定時段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發展群眾健身休閑項目,鼓勵實行工間健身制度。組織開展群眾性健身活動,加大體育與醫療、養老等融合力度,積極發揮體育在防病、治病、康復等方面的作用,開設運動康復機構或運動康復門診。健全市、縣、鎮三級國民體質監測網絡,為群眾提供個性化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
三是大力發展老年健康服務。優化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落實優待政策,優化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深入開展老年病防治研究。大力推進醫養結合服務,積極參與養老機構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大力扶持和發展護理院和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大力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對日間照料機構以及居家老人的醫療服務支撐,積極開設家庭病床,就近就便為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護理等服務。全面加強老年人康復服務。
四是推進健康服務業創新發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動員全社會參與,擴大健康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模式。鼓勵引進國內外健康服務機構和社會資本,提供人性化的體檢、心理咨詢、健康咨詢等健康服務。加快發展心理健康服務。推動發展養生、醫療健康旅游、特色中醫藥健康旅游等產品,與商業健康保險相銜接,提供多樣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培育壯大健康服務支撐產業,積極支持自主知識產權藥品、醫療器械、健康信息化服務產品和其他相關健康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大建設健康服務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力度。構建集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健康保險等服務內容為一體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醫療服務中心。鼓勵發展社會化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積極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等服務。支持臨床使用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等醫藥產品。
《徐州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對公立醫院的單體規模是怎樣要求的?
答:根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各級公立醫院應開設的設床臨床科室數以及每個科室的適宜床位數,結合目前的平均規模,提出縣辦綜合性醫院(單個執業點,下同)床位數一般以500張左右為宜,50萬人口以上的縣可適當增加,100萬人口以上的縣原則上不超過1000張;地市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800張左右為宜,500萬人口以上的地市可適當增加,原則上不超過1200張;省辦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1000張左右為宜,原則上不超過1500張。專科醫院的床位規模要根據實際需要從嚴控制。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