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故事:86歲的宋女士,因為不慎摔倒,導致股骨頸骨折。因為擔心年紀大受不了大手術,所以宋女士選擇在家保守治療,但無法忍受的疼痛以及長期臥床帶來的不便,使她最終不得不選擇接受手術治療。
在徐州仁慈醫院,宋女士接受了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后,宋女士恢復了行走。對于這一結果,宋女士很欣慰。她說,幸虧沒有選擇放棄,否則以后的日子就難過了。
一次意外滑倒,86歲老人股骨頸骨折
宋女士的摔傷,純粹是一次意外。在家里的衛生間,因為地面濕滑,宋女士不慎滑倒。滑倒后,因為左側臀部著地,宋女士感覺到一陣刺痛。
在當地衛生院,宋女士被診斷為股骨頸骨折。針對宋女士的具體情況,醫生建議她去市區大醫院做手術治療。對此,宋女士及家人一起商討后回了家。宋女士說:“我都這個歲數了,就在家里養著吧,再去做手術太折騰了。”
但隨后在家里的一個月,讓宋女士備受折磨。除了不斷發作的疼痛之外,更讓宋女士難以忍受的是骨折導致她無法下地,只能長期臥床。就連吃飯、睡覺、上廁所,宋女士都覺得是很痛苦的事。
兩周前,宋女士實在無法忍受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徐州仁慈醫院就診。
關節科邱東新副主任醫師接待了宋女士。結合宋女士的情形,邱東新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可以通過關節置換的方式,消除疼痛,恢復關節功能。在和家人交流以后,宋女士決定接受這個治療方案。
換了關節后,她恢復了正常生活
在徐州仁慈醫院關節科,宋女士接受了股骨頭置換手術。髖關節置換,是一項非常成熟的骨科技術。但考慮到宋女士是高齡老人,加上她還患有其他基礎疾病,邱東新在手術前和相關科室協作,對手術方案進行了細化優化,確保了手術的順利完成。
手術持續了大約40分鐘,整個過程出血量不到100毫升。手術過程中,老人的生命體征始終平穩,十分清醒,還能和醫生正常交流。手術結束后,因為情況較為良好,宋女士被直接送到關節病區的普通病房。
手術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手術后三天,宋女士開始下床行走。一周前,宋女士出院回家。最新的消息是,宋女士在家里已經基本上能夠自己行走了,大部分行走功能已經恢復。醫生說,再鍛煉一段時間,宋女士就能和以往一樣恢復正常生活了。這一結果讓宋女士及家人都很欣慰。
對此,邱東新提醒說:“對于高齡老人的股骨頸骨折,好多人按照以前的思維,覺得這么大歲數了,沒有必要去冒風險再做手術,在家養一養也能好。我們碰到不少這樣的家屬,但是這種骨折,躺再長時間也是不能愈合的。只要骨折無法愈合,傷處就會一直疼痛,只能躺在床上,就連翻身都會疼痛難忍。有些人躺了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出現了身體壓瘡、肺炎的情況,可能就連最后手術恢復的機會都喪失了。所以呼吁廣大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及家屬,及早治療,才能獲得好的結果。”
■提醒:有一種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都屬于髖部骨折。髖部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與其直接相關的一年死亡率高,存活下來的老人也容易喪失活動能力。
邱東新醫生表示,這種骨折之所以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不是說骨折本身的危險,而是骨折后帶來的問題很危險。老年人股骨頸骨折以后翻身和坐起困難,無法正常行走,一旦長期臥床,不但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還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如呼吸系統感染,尤其是長期吸煙和伴有基礎性肺疾病的患者,其他還包括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褥瘡等。任何一種并發癥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增加患者死亡風險,不僅會對患者本人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影響,還會給患者家屬帶來沉重的護理和精神負擔。
徐報融媒記者 周愛田 通訊員 王竹玉 轉自都市晨報 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