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4月10日下午,徐州召開第四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副市長吳昊通報我市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及最新進展,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通氣會,并就社會關注問題回答提問。
徐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疫情總體情況4月9日0時至4月10日0時,徐州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輕型1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例(其中1例確診病例輕型和1例無癥狀感染者為4月9日通報的初篩陽性人員),均在集中隔離點發現,相關情況已通過“徐州發布”等媒體平臺公布。至此,不含外省、市輸入,全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84例,其中確診病例25例,都屬于輕型,其他為無癥狀感染者。
工作開展情況在省專家組的精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加強核酸檢測工作。統籌調度人員力量,在主城區開展第12輪區域規模核酸檢測,優先安排隔離點、封控區、管控區等重點人群采樣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全面排查消除所有風險點。
二是強化交通道口防控措施。抽調市、區兩級處級干部和精干力量,下沉高速公路、國省道口、“兩站一場”一線,負責駐點協調接駁轉運工作,明確市外來人來車“點對點”接駁。同時,優化交通道口管控,采取入徐提前報備、發送短信提醒等方式,保障交通物流安全暢通。
三是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整合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隔離管控、醫療救治等骨干力量,組建應急處置專班,24小時值班值守,一旦發生疫情,確保快采樣、快流調、快隔離、快救治,最短時間、最小范圍處置到位。
四是加大重點人群中醫藥預防干預力度。積極推行中醫藥“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念,堅持早介入、早干預。目前,在全市集中隔離人員和封控區、管控區部分群眾均推行了中醫藥預防干預措施。
當前我市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社會各界一定要堅持到底。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鼓作氣,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殲滅戰。
答記者問
問: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作用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各地也有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請問中醫藥對防治新冠肺炎有什么具體辦法?
答:“防治康”一體化是徐州市中醫抗疫的一大特色。
“防”:即第一時間組織相關專家參考其他省市防治經驗,結合徐州本地疫情及氣候特點,制定防疫中藥處方,處方包含中藥茶飲方、中藥煎劑處方、食療方,廣大市民如有需要可就近到醫療機構由醫生根據診療方案開具防疫中藥處方服用。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謂正氣,主要是指自身的免疫功能,居家期間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的膳食、適量的運動、控制吸煙飲酒、保持心情舒暢等才能使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不下降。
“治”:即第一時間派出中醫專家入駐定點救治醫院,組建中醫醫療隊,以清肺排毒湯為主,并根據地方疫情特點進行調整,形成治療方案,第一時間保證患者用上中醫藥。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特別是年齡大、有基礎病、體質弱、肥胖、有不良生活嗜好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采用“先癥而治,截斷病勢”的治療策略。對于輕癥人員關鍵在于早期干預,根據中醫證候進行治療,對高危人群,用中藥治療有確切的療效,可以促進核酸轉陰。
“康”:即第一時間為出院人員提供后續中醫藥康復服務,采用具有中醫特色的綜合療法,包括湯藥、足浴、艾灸、推拿、太極、八段錦、情志療法等,改善乏力、焦慮等癥狀,修復免疫系統功能,促進肺部炎癥吸收,使患者盡快康復回歸社會生活。
問: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居家生活、居家辦公,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從中醫的角度,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首先,中醫認為,情志因素可以導致疾病,不同的情緒變化可以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常說的怒則氣上、悲則氣消,只要情緒穩定、心態平和、不急不躁、精神安寧就不太容易生病。
其次,中醫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起居有常,飲食有節。所謂起居有常,就是我們居家期間作息時間規律,適當開展一些室內運動,比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仰臥起坐、蹲起、俯臥撐、健身操等,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所謂飲食有節,一方面要飲食有規律,按時吃飯;另一方面,要飲食有節制,不能過饑過飽,也不能偏食,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同時,盡量不要吃過于油膩及辛辣的食物。
最后,中醫認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當前季節氣候變化較快,晝夜溫差較大,在加強屋內通風的同時,要注意保暖,也可以通過艾灸配合按摩穴位等方法達到提高抵抗力的目的。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可以到徐州市中醫院網站進行咨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