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金秋時節,碩果盈枝。
8月30日,承載著4500余名醫務工作者憧憬與希望的中國共產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一段新的奮斗歷程已然開啟。
過去五年,徐醫附院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推進、內涵質量顯著增強、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醫教協同穩步推進、人才科研成果豐碩……高歌疾進中,黨建堡壘堅不可摧,紅旗與白衣交相輝映成最美的風景。
“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立足人民對于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需求,實施‘三步走’戰略,至2035年建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徐醫附院黨委書記呂凌話語鏗鏘,讓代表們心潮澎湃。
征程再啟,未來可期。當前,徐醫附院正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全力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快建成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奮力譜寫江蘇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黨建領航 點燃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強引擎
今年4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第四批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遴選結果,在眾多“雙創”參評單位中,徐醫附院急診醫學科黨支部脫穎而出,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稱號。
這是徐醫附院堅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醫院高質量發展領航掌舵的一個縮影。
“黨建工作是醫院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進發展的指路燈塔。”呂凌說。
今年以來,醫院黨委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根”和“魂”,全力構建黨建與業務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良性互動、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
壯闊征程,旗幟引領方向;偉大事業,思想凝聚力量。
接下來,徐醫附院將實施黨建提升工程,推動黨建業務融合達到新境界。始終堅持“一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發揮黨委堅強領導核心,堅持傳承與創新、堅持統籌安全和發展、堅持以監督考核問責問效,確保醫院各項事業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行。
“我們還將創新開展黨務工作,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呂凌表示,將持續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健全完善“雙培養機制”,嚴格“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執行力和凝聚力。
同時,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通過定期開展干部培訓,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打造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顆紅心向黨、一顆愛心為民。徐醫附院將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黨中央關于醫療衛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在醫院改革發展中落地生根。
創新驅動 凝聚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新動能
9月12日,徐醫附院胸外科在麻醉科、呼吸科、手術室、病理科、檢驗科等多學科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全國首臺Ion+ReBus+ ROSE+DaVinci聯合雜交手術,同日第二臺手術也開啟了Ion支氣管鏡機器人全球首例激光消融的先河,為肺癌、多發肺結節患者帶來了更微創、更精準的診療體驗,標志著徐醫附院在胸外科領域的診療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也為未來的胸部疾病診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一天完成兩臺高強度的機器人手術,背后是徐醫附院積極履行切實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承諾,亦是踐行為百姓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的誓言。
今年初,50多歲的凌女士輾轉來到徐醫附院泌尿外科就診。經檢查發現,巨大腎上腺腫瘤順著下腔靜脈血管一直長到了心房,形成了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危及生命。面對如此復雜罕見病例,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多學科通力協作,經過多次多學科聯合會診(MDT)制定相應診療方案,挑戰“手術禁區”,在心臟停跳和體外循環支持下,歷時7個小時成功“拆彈”,創造生命奇跡。
越來越多高精尖的醫療技術在這里實現,徐醫附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愈發重要。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來到徐醫附院治療?這一切都源于學(專)科實力的吸引力。
近五年,醫院獲批四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兩個學科獲批省科技創新中心,五個學科獲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三個學科獲評省醫學重點學科,三個學科獲批省級質控中心,11個學(專)科入選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專科百強榜。在平臺建設方面,成功獲批江蘇省消化系統腫瘤基礎和轉化醫學工程研究中心,骨髓干細胞實驗室獲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器官移植與移植免疫實驗室獲批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醫院科技創新實力日益彰顯。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今后五年,是全面落實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目標任務、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內涵提升的關鍵時期。徐醫附院還將實施學科筑峰工程,使學科建設得到新提高。
一方面打造高峰高原學科,加強學(專)科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持續推進學科分級,全力打造省內、國內知名的高峰高原學科。另一方面推動優勢學科建設,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優勢學科建設成為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科診療中心;積極開展大臟器移植工作;進一步推進CAR-T、造血干細胞移植、布加綜合征等相關技術的臨床應用及研究,與國內外知名醫院、醫學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展診療技術協作攻關,力爭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內、國際診療規范。
同時將全力打造與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相適應的研究平臺載體,以“四大平臺”建設為抓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新質生產力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提檔升級。堅持“四個面向”凝練前沿性研究方向,發揮高峰學科引領輻射作用,建立“產學研醫”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機制。
人才強院 激發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新活力
醫院要發展,學科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呂凌說,“回望來路,院黨委緊密團結干部職工,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優異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干部職工,創造百年老院新的輝煌。”
縱觀徐醫附院,名醫匯聚、精英薈萃:5年來,新增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0人次,省雙創團隊3個,省雙創人才-特聘醫學專家10人次,柔性引進專家23名,其中國家級人才4名……
一個個看似普通的數字,說的是成果,亮的是水平,背后藏著的是徐醫附院“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的拳拳真情。
作為淮海經濟區區域醫療中心,面對建設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的新目標,醫院黨委不斷落實對青年人“給信心、給平臺、給機會、給經費”的“四給”政策,成立了青年人才聯合會,并依此為平臺,更好為青年人才提供職業發展、個人成長等各種形式的幫助和服務,激發青年人成為“有知識的象征、有追求的符號、有情懷的志士、有品格的賢達、有潛力的俊秀”的“五有”青年。
今年年初,徐醫附院人才“登峰計劃”強勢啟動,6名培育對象脫穎而出,醫院撥付培育專項經費,每個團隊各配備博士后1名,實驗技術人員1名,聯系1名院士作為導師,為他們沖擊國家級人才助力。
未來,徐醫附院將繼續實施人才強院工程,促進梯隊建設取得新成效。全面推進人才尋訪計劃,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推進人才“登峰計劃”,落實優秀中青年人才、青苗人才培養計劃;大力支持人員外出培訓、進修,持續推動在職職工學歷提升。
為青年人成長成才搭建舞臺,醫院投入上千萬經費鼓勵開展臨床研究,并在年底前打造完成四大科創平臺建設。醫院還將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拓寬出國研修渠道,形成青年骨干人才輪訓機制,引導中青年骨干爭做“大學問的博士、大情懷的志士、大格局的君子、大境界的賢達”。
同時,創新人才考核評價機制、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激發各層級人才活力,風雨同舟、攜手前行,共同書寫屬于新時代徐醫附院人的華彩篇章。
奮楫揚帆 譜寫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新篇章
大醫為民,道濟天下。從“探索”到“示范”,關于“健康”這一民生答卷,徐醫附院常答常新。在堅持公益性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用責任和擔當照亮百姓健康之路。
“肖大夫,我一直在吃您前陣子給我開的藥,您看看我現在情況怎么樣?”近日,徐醫附院神經內科的主任醫師肖成華正在泗洪縣第一人民醫院的診室內為患者診治。“有大專家來我們這坐診,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治好病了。”患者周大爺的一席話,道出了結對幫扶的好處。
7月25日,全省結對幫扶省內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工作會在泗洪縣召開。徐醫附院對口幫扶泗洪縣第一人民醫院模式受到了省衛生健康委充分肯定。
為加快推進區域醫療協同發展戰略,徐醫附院全面落實《江蘇省結對幫扶省內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實施方案》,開創院府合作醫聯體建設新模式,建設跨區域專科聯盟15個,醫聯體成員單位達到19家,“泗洪品牌”“睢寧模式”“賈汪模式”“豐縣特色”取得階段性成效,區域引領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加強。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徐醫附院始終堅持深耕細作,致力于以更加專業和精準的診療為患者帶來高效、滿意的就醫感受。
開展導醫臺前移、健教宣傳、老年患者綠色通道、伴醫服務、互聯網醫院等多項便民服務;全面加強臨床護理內涵建設,創立“仁馨智護”護理品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建設人文關懷病房,試點“無陪護病房”……
未來,徐醫附院將繼續追求“患者至上”,打造“暖心”服務。加快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和AI智能服務,實現智能問診導診、智慧預約、智慧導航、候診提醒、診間結算、床邊結算、電子云膠片和云臨床檢驗平臺等服務,并將借助物聯網、智能穿戴設備等,推進智慧病房建設,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科學照護。
回望過去,徐醫附院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但往事已矣,未來如何繼續邁步奮進?
中國共產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報告指出,為實現奮斗目標,醫院將堅持五項原則,開展十四項提升工程,實現“五中心一高地”目標任務,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與健康產業為一體的發展大體系,構建一院兩區兩中心的發展大格局,建成一批國家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醫療和產業結合示范中心、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群,建成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為中國式現代化醫療衛生新實踐作出徐醫附院貢獻。
心中,新藍圖鋪開;耳畔,新號角吹響;腳下,新征程開啟。
展望未來,全體徐醫附院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公益性辦院方向,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貫徹落實醫院第二次黨代會精神,錨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發展定位,繼往開來、傳承創新,奮楫揚帆、砥礪前行,為人民帶來更多健康福祉,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更堅實的健康之基。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