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9月28日上午,第五屆彭城腫瘤學術活動在徐州舉行。此次學術活動圍繞目前惡性腫瘤診治中的生物治療和多學科診療等熱點,設立了肺癌免疫專場、少見腫瘤專場等7個分會場,涵蓋了腫瘤科、病理科、放療科、影像科、外科、呼吸科、婦科等多學科。數十位國內腫瘤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與百余位省內腫瘤學科的青年醫師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惡性腫瘤的診治經驗。

腫瘤生物治療 最前沿的腫瘤治療科技
據了解,腫瘤生物治療是指利用現代醫學技術手段調動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消滅腫瘤的新型治療方法,具有臨床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等優勢,是當今腫瘤治療的最前沿科技。目前,腫瘤生物治療已被列入國家多個戰略發展規劃。腫瘤生物治療最前沿的領域有三個,即免疫細胞治療、溶瘤病毒治療和靶向抗體藥物治療。在此次活動中,徐醫附院作為國內最早開展腫瘤生物治療CAR-T免疫細胞技術研發、并獲得全國第一項CAR-T專利的臨床醫學團隊,介紹分享了世界腫瘤生物治療的最新研究趨勢。
“腫瘤生物治療是用當今最先進的生物技術來激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的功能,來殺傷腫瘤。實際上和我們中醫所說的‘扶正祛邪’是一個道理。免疫細胞治療的優勢在于動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殺死腫瘤細胞,而不是像化療一樣通過化學藥物來殺傷腫瘤細胞。從臨床上看,腫瘤生物治療副作用更小,而且能夠比較精準的殺傷腫瘤。”徐州醫科大學校長鄭駿年教授介紹說。
2012年,隨著世界首例CAR-T免疫細胞治愈白血病,醫學界揭開了腫瘤細胞治療的序幕。今年9月,國家商務部、衛健委和藥監局聯合發布了擴大細胞治療技術試點的通知。細胞治療已成為引領醫療革命的前沿科技。據了解,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藥企對于腫瘤細胞治療均有相關布局,我國現有相關企業3.3萬家。
“目前,徐醫附院自主研發、生產的人源化和雙特異CAR-T產品已經在全球率先應用于臨床,治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和難治性自身免疫病800余例,有效率超過90%。6個國家的患者慕名而來,7項成果同時亮相美國血液年會,3次入選中國血液學十大年度進展。雙特異CAR-T產品轉化復星醫藥落地投產。在這個領域,我們現在又把免疫細胞治療擴充到了自身免疫病,攻克了格林巴利綜合征和重癥肌無力這些過去無藥可治的自身免疫病,這些都是世界首例的。此外,徐醫附院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項目的支持下,溶瘤腺病毒技術也取得重大突破,已有1個產品VT101注射液獲得中美新藥臨床試驗批件,正在開展I期臨床試驗。更讓人振奮的是,我們發現VT-101可以作為生物增效劑,大幅提高CAR-T治療實體瘤療效。我們將繼續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推動免疫細胞和溶瘤病毒技術的更新迭代和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患者。”徐州醫科大學校長鄭駿年教授介紹了徐醫附院近年在腫瘤生物治療上取得的成就。

讓患者受益 以病種為中心的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為何成為腫瘤治療的新趨勢?
惡性腫瘤是一種會蔓延的全身性疾病,腫瘤一般在原發病灶長大,隨著腫瘤的生長,時間的延長,會發生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因此,以病種為中心的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逐漸在腫瘤治療中顯現優勢。
“目前,國內的腫瘤診斷越來越精細,患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既往的一些患者,在腫瘤治療時會經歷多次轉診,要奔波于各個科室,耗時長,花費高。同時,單一學科的治療可能會片面化評價病情,診療方案的選擇性受限。而現在我們倡導的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已經納入了國家醫學創新計劃,獲得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這種模式實際上是集中了各個優勢學科聯合起來對患者進行治療,從過往的‘單兵作戰’到現在的‘聯合殲敵’,大大縮短診療等待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提高診療效率,給患者提供了一個充分的、合理的全程管理治療。”徐醫附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韓正祥教授介紹說。
此外,腫瘤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對青年醫師的成長也有極大的幫助。“當前醫學科學發展越來越精細化,可是精細化有其好處,也有其弊端。好處就是患者可以擁有更加‘高精尖’的治療,但弊端就是青年醫師們往往僅掌握自己專業學科的知識,缺乏與其他科室的溝通交流。而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可以開闊青年醫師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多學科的思維。”徐醫附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韓正祥教授補充說道。

交融轉化 “老中青”腫瘤學科醫師共商共助
近年來,隨著創新發展與“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腫瘤學的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臨床腫瘤治療邁入精準醫學與大數據時代。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新藥物、新療法層出不窮,因此,不斷交流互助、開闊視野、保持終身學習的狀態,對于腫瘤學科的醫師來說分外重要。
“醫學的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趨勢,目前,‘北上廣’的醫療水平處于全國第一梯隊,我們江蘇仍處在第二梯隊,我們舉辦這次學術活動,就是希望為省內的腫瘤學科醫師們,創造一個迎頭趕上的機會。”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科主任沈波教授介紹說。
據了解,此次第五屆彭城腫瘤學術活動不僅邀請了國內腫瘤治療領域的大咖學者、資深專家,還邀請了數位基礎免疫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
“這是一個交融的大會,也是一個基礎研究與臨床結合的大會,更是一個跟醫學轉化密切相關的大會。我們希望與會的醫生們和學者們,可以通過這次學術活動交流,獲得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最新知識,交流新藥物在臨床使用中的一些心得、經驗和教訓,開闊視野,跨學科拓寬思路。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省內的青年腫瘤學科醫師們提供一個與行業頂尖專家請教學習的渠道。”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科主任沈波教授說道。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