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今年下半年,全國全面啟動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昨日,衛生部發布《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患者入院時要進行醫生不收“紅包”、患者不送“紅包”雙向簽字。
毋庸諱言,衛生部此舉旨在保護患者利益,防范醫療腐敗,初衷和出發點都值得一贊。作為醫療主管部門,衛生部在正式文件中提出防止收受紅包的具體辦法,雖其實效性還有待檢驗,但是這份苦心孤詣是不容否認的。所謂紅包,本來和所有潛規則一樣,是上不了臺面的。對于醫生來說,是靠醫吃醫,對于患者來說,是花錢買個心安。而紅包和紅包之間,也大有區別:
第一種紅包,患者是情愿的。在知名公立醫院里的名醫,醫道高明救死扶傷,家屬主動送紅包聊表謝意,物有所值,有病人還擔心送不出去呢。
另一種紅包,是水平二把刀的庸醫,或主動、或暗示向患者索取的。這是一種索賄、一種訛詐、一種遠遠背離醫德和良心的醫療罪惡。
衛生部的防紅包協議書,對于防范紅包是有益的。有了這份強制性的協議,至少能給患者一個提醒——面對不良醫生的索財、可以說不!而對于原本靠紅包發家致富的大夫來說,也是一個警醒——我簽了字,有過約定,應該責任自負。
閱讀下一篇
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安全應從源頭“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