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頻道:2012年9月21日,市政協段雄副主席帶領市政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委員會黃越主任、何峰副主任等18位市政協委員到衛生系統視察醫保新政策落實情況。市政協領導在視察了徐醫附院等醫院的建設情況后,聽取了市衛生局、徐醫附院的工作匯報。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憲,副局長俞軍,市衛生局相關處室長,徐醫附院領導等陪同視察。
市衛生局自市政府下發《關于調整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的通知》(徐政規[2011]12號)以來,不斷加強醫療機構特別是大醫院醫保工作管理,細化醫保費用控制、病人收治及其他醫保工作措施,力求為廣大患者提供方便、安全、有效、價低的醫療服務。一是將醫保相關指標與醫院領導綜合目標考核相結合。2012年,市衛生局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指示精神,將參保人員住院率和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等醫保運行管理指標列入到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中,作為考核重要指標。二是將醫保服務管理內容與醫院管理年等相關工作相結合,并加大督查力度。市衛生局在開展的“醫療質量年”、“醫院管理年”、等級醫院復核評價、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評審等管理工作中,對醫療機構執行的“三合理規范”(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控制床位使用率和“藥占比”、規范醫療行為以降低醫療費用、拒收病人等方面均做為重要考核內容,從而全面要求醫院規范醫療行為,嚴格執行醫保新政。三是將醫保服務管理內容與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通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電子病歷以及開展“三好一滿意”和“優質護理服務”等活動,進一步加強醫院醫保住院病人費用管理,進而有效控制醫院的醫保病人高費用現象。
市衛生局將進一步加強管理,落實措施,嚴格做好醫療機構醫保管理工作。
一是進一步規范醫療單位行為。認真落實醫療質量核心制度,嚴格遵守“三合理”規范、抗菌藥物應用原則和收費標準,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與用藥,嚴格控制病人醫療費用,切實降低患者的醫藥費用負擔;嚴格把握入出院標準,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收符合入院標準的參保病人;加強醫學科普宣傳力度,讓患者了解防病治病知識和醫保政策,醫務人員要對不符合住院指征但本人要求住院的參保人員做好合理的解釋工作,合理引導病人就醫。
二是加強重點工作力度,全力推進醫院管理重點工作,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大力推進預約診療服務。積極推進窗口、診間、出院、短信、電話、網絡、社區、媒體等多種預約方式,提供24小時、涵蓋全部專業的預約診療服務;;積極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將基于臨床路徑管理的單病種收費、急危重病付費以及按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付費等方式與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結算掛鉤,并在重點專科評審中將是否規范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作為一票否決指標,以促進各醫院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增加試點專業、試點病種,增加進入臨床路徑的病例;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嚴格控制抗菌藥物品種數量,二級醫院、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分別控制在35種、50種以內,二級醫院、三級醫院同一通用名稱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控制在2種以內,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控制在1-2種;加快推進電子病歷試點。按照“強基礎、抓重點、內部整合、外部共享”的原則,規范開發應用電子病歷系統,將電子病歷系統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臨床路徑管理、預約診療服務、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并以此為核心,充分整合醫院信息系統模塊,逐步消除醫院內部信息孤島。
三是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建立和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深化公立醫院投入和運行機制改革,引導公立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合理檢查、合理治療、規范用藥。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以及大型醫院巡查活動,加強綜合目標考核,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公示市內各主要醫院每門診人次費用、藥占比、每床日費用、醫保患者平均住院費用等指標,接受社會監督,引導群眾就醫。四是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一般常見病及多發病的初級診療服務、慢性病管理和康復服務。建立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城市大醫院通過掛鉤指導、下派專家、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等方式,帶動社區衛生服務持續發展。同時,采取增強服務能力、全面應用基本藥物、藥品零差率銷售、收支兩條線管理、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