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2015年11月24日,來自全國各地30余家醫院的醫院管理專家齊聚北京,為“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季的入圍案例,進行了終極評審。擂臺賽第一季年度十強案例,從九大主題的90個價值案例中脫穎而出,它們分別是:

主題一 優化診區設施布局
獲獎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獲獎案例:《最合理布局打造最優質急診環境》
獲獎理由:醫院創新設計了就診區域布局。急診科以分診臺為中心,至各支持部門輻射半徑最小;以護士站為中心,至各處置單元輻射半徑最小。按癥狀劃分專業,集中接診集中觀察。取消急診檢驗科,通過氣動物流系統來傳輸各種檢驗標本,方便患者,節約資源。創新設立社會服務區域,實現公立大醫院社會擔當;設立零號間,對死亡患者科學管理。通過完善網絡信息化系統,將原來的13個環節縮減為8個環節,縮短了非醫療等待時間。

點評嘉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 張國慶
主題二 推進預約診療服務
獲獎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獲獎案例:《華西醫院20年構建的預約掛號系統》
獲獎理由:整合銀行、電信114等社會公共服務平臺,延伸醫療服務的時間和空間;率先推出全預約模式,并將預約周期延長為60天;在預約診療模式下,協同創新門診診療服務;創新分診導引模式,提高患者預約的準確性;以優先服務窗口模式,滿足不了解預約模式患者的就診需求,并充分利用爽約號源。

點評嘉賓: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黨委書記 方秉華
主題三 合理調配診療資源
獲獎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獲獎案例:《華西醫院以“病”為中心重組急診環境流程》
點評嘉賓:浙江臺州恩澤醫療中心主任 陳海嘯
獲獎理由:一是華西醫院以疾病為中心改變了門診診室布局,把疾病和相關專科診室組合在一起;二是構建了專病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三是建設專病相關醫技檢查的快捷解決方案;四是以專病需求和問題解決為導向,優化醫院信息系統;五是開設疑難復雜疾病多科聯合門診。

點評嘉賓:浙江臺州恩澤醫療中心主任 陳海嘯
主題四 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獲獎單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獲獎案例:《公益惠民助力基層 讓遠程醫療造福千家萬戶》
獲獎理由: 第一,采取網絡的方式,實現了遠程數據多途徑的可靠傳輸;第二,建立了VPN的遠程醫療專網,實現了數據傳輸的安全;第三,構建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私有云系統,實現了信息安全傳播和有效共享。第四,通過遠程醫療實現了醫療資源的下沉。案例是公益性質且覆蓋面廣,一年可診療兩萬多例患者。

點評嘉賓: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陳肖鳴
主題五 改善住院服務流程
獲獎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獲獎案例:《優化住院環境與流程,全程全面改善患者體驗》
獲獎理由:醫院投入力度較大,運用全新的服務理念,將服務范圍從住院延伸到出院后,讓服務更完整。同時,醫院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的支持,對醫院服務流程進行適時的評估,針對病人提出的意見給予及時的回饋,讓服務不停頓。

點評嘉賓: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院長 王靜成
主題六 深化優質護理服務
獲獎單位:北京協和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并列)
獲獎案例:《牽著你的手,走進協和護理》、《創建JCI標準下的全程優質服務》(并列)
獲獎理由:北京協和醫院從財力、人力、后勤保障等方面給與護理工作極大的支持。在操作層面,醫院從門診、手術室、病房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護理服務的創新,創新點關注患者感受和護士培養。尤其在如何提高護士的滿意度方面,協和醫院做了多個角度的探索并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上海華山醫院最突出體現的是以JCI標準為引導,進行護理工作的創新,案例具有可參考性和可操作性,在效果描述上也有大量的數據實證。

點評嘉賓: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護理部主任 李葆華
主題七 規范臨床診療行為
獲獎單位:北京協和醫院
獲獎案例:《用一百年寫好一本病例》
點評嘉賓: 湖北省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院副院長 匡良洪
獲獎理由: 北京協和醫院構建了以病歷內涵質控為核心、三級質控為架構、信息支持的覆蓋全程的病歷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病歷質量從格式到內涵、從科室自查到專家審查、運用PDCA管理手段持續改進病歷內涵質量的管理模式;通過傳承規范、貼近臨床、注重邏輯、提高效度、獎勵優秀5個方面,使病歷內涵質控成為規范臨床診療的抓手。

點評嘉賓: 湖北省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院副院長 匡良洪
主題八 注重醫學人文關懷
獲獎單位:四川省腫瘤醫院
獲獎案例:《1+6+N:基于康復會平臺的延續性醫療護理服務》
點評嘉賓: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書記 楊揚
獲獎理由: 四川省腫瘤醫院是四川省抗癌協會康復會的依托醫院,依托這個平臺“1”,組建了六個跨專業的小組 “6”,包括健康咨詢、輸液護理、營養支持、造口、疼痛治療、放療化療,形成不同的護理小組,另外針對院外病人延續護理。組織癌癥病人舉辦定期講座、健身活動、內部刊物、舉辦沙龍進行交流,開展人文心理關懷。總之,該案例的特色是把簡單的專科護理形成多學科多種護理模式,并且延續到了院外的病人。

點評嘉賓: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兼黨委書記 楊揚
主題九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獲獎單位: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獲獎案例:《強化投訴管理,健全糾紛處理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獲獎理由:該案例獲獎的最大理由在于它敢于直面對待醫患糾紛這樣一個棘手問題。其顯著特點在于:第一,在醫院大堂顯著位置設置院長接待處,設立院長代表來負責醫療糾紛的直接接待。第二,醫院投訴能夠得到100%的處理,80%的糾紛在現場都得到了解決,將糾紛和爭執消滅在萌芽狀態。第三,這是觀念和理念的改變,將傳統醫療糾紛接待、解決的模式,從后臺推到臺前。第四、模式易于推廣。

點評嘉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 張建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副處長王毅表示,舉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可以通過改善醫療服務的流程和質量,提升醫院管理的活躍度和百姓就醫的滿意度。此次全國醫院擂臺賽價值案例的評選,為下一步國家衛計委啟動的改善醫療服務的集中宣傳,遴選了很多有價值的案例,便于向全國的醫院進行分享和傳播。

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表示,2015年1月,為了改善百姓看病就醫體驗,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并向全國醫院院長發起,堅決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倡議。健康界傳媒為響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的號召,迅速為全國醫院搭建起展示醫療服務改善案例的網絡平臺,向民眾傳達醫療行業的善意,舉辦為期三年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

截止2015年11月15日,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賽季報送工作順利結束,共計收到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99家醫院的672個案例。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全國醫院系統對改善醫療服務,不斷提升醫院品質的決心。
為總結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季取得的成績,健康界傳媒在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的指導下,組織召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季)專家評審會”,精選九大主題全國十強案例(由專家評委從每個主題的十大價值案例中分別評選出一個全國十強案例),為2015年全國醫院案例擂臺賽(第一季)做階段性總結,以利于全力推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后續開展。同時,評審會還得到了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另外,改善醫療服務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賽季頒獎及分享大會將于2015年12月11日舉行,屆時第一賽季獲獎的十大價值案例的醫院代表,也將在會上進行專題報告,敬請期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