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8月11日至14日,2016年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凈化中心管理分會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血液凈化論壇在南京舉行,大會分享并傳遞了國內外腎臟病領域的最新學術進展,熱議創新腎性貧血治療方式,為患者減負。
據了解,目前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人數超過一億,而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約有98.2%的透析患者會伴有腎性貧血。腎性貧血應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在我國,透析患者的腎性貧血平均治療達標率僅為21.3%。
南京總醫院腎臟科、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師、南京大學醫學院季大璽教授說:“在國內,大眾和患者對于腎性貧血認知度低。腎性貧血不僅會引起體力不支,增加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還可能加速腎臟疾病的惡化。”
目前腎性貧血主要的治療方案是為患者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但需患者定期前往醫院接受注射。這種治療方式不但會帶來注射疼痛,還可能有連帶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依從性差。此外,這種藥物在運輸和保存時均需冷藏。
“輸血治療存在許多潛在風險,容易引起鐵色病、溶血反應、傳染病、器官急性受損等問題。”季大璽教授說。
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團隊正積極開發新藥,甚至已經出現有效促進紅細胞生成的口服藥物。與注射促紅素的傳統方式相比,促進紅細胞生成的口服藥物能減小高血壓發生幾率并進一步降低心血管風險,同時口服方式還可以避免注射疼痛。
“全球首個用于治療腎性貧血的口服藥是一種全新的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HIF-PHI),這種新型口服藥能高效促進紅細胞生成。它的III期臨床研究正在中國等全球多個地區同步進行,預期將給腎性貧血的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中國有望第一次成為使用首創藥的國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左力教授透露。
“我們期待創新的治療方式能夠滿足各類腎性貧血患者的治療需求,助推中國腎性貧血治療規范化。”左力說。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