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通訊員 談建榮 楊焱) 日前,《“健康徐州2030”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綱要》圍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五大重點領域,提出了十二大行動計劃。這十二大行動計劃中,哪些是與我們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哪些又包含著特殊意義?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邀請到徐州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為大家詳細解讀。
全民健康素養是考察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此次《綱要》提出,圍繞著全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將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全民健康教育體系、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大力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全民健康教育體系
關鍵詞:學生健康;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完善各級專業健康教育網絡,重點加強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媒體協同的健康教育。
把學生健康納入全民健康工作體系。普通中小學每學期開設健康教育課不少于7課時。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普遍開設健康教育必修或選修課。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費配發健康教育讀本。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提高使用效率,健全體育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強化課外鍛煉和業余訓練、豐富競賽活動。配足配好體育、衛生等專兼職健康教育教師和衛生保健人員。大力推進中小學健康促進學校建設,到2020年全市健康促進學校比例達到80%以上,到2030年達到90%以上。
將健康教育引入單位文化建設,突出健康元素,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強化職業危害教育,普及職業防護知識,鼓勵單位將職工健康素質納入評價考核體系。醫療衛生機構在提供診療活動時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推動重點人群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力爭到2020年,我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4%及以上;到2030年,達到30%及以上。
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關鍵詞:“三減三健”;降低吸煙率;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和毒品危害
以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為重點,強化生活方式指導及干預,組織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等專項行動,以縣(市、區)為單位實現全覆蓋。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評價制度,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施營養干預。加強對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營養健康工作的指導,開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建設。到2030年,我市居民營養知識素養明顯提高,營養缺乏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全市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對違反者加大執法力度,控制煙草促銷活動,建設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無煙單位,努力營造無煙環境。將青少年作為吸煙預防干預的重點人群,努力減少新增吸煙人群。開展戒煙咨詢熱線和戒煙門診等服務,提高戒煙干預能力。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加強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過度使用,減少酗酒。
強化社會綜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齡婦女及流動人群為重點,開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加強對性傳播高危行為人群的綜合干預。普及毒品危害及應對知識,加強禁毒教育基地建設,提高吸毒人群管控和服務水平。
加強心理健康促進
關鍵詞:心理干預機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在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和流動人口聚集地推廣設立心理咨詢室,普遍開展心理健康宣教及心理衛生保健。加大對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干預力度,加強對抑郁癥、焦慮癥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設立心理衛生援助熱線,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干預能力和水平。
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率和管理率,對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實施免費救治。建立病情穩定期貧困精神殘疾人日常基本用藥保障機制。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開展康復工作。到2030年,全市每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量增加到0.38人以上、精神科床位增加到3張以上,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85%以上。
建立學生和教師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心理干預機制,關注兒童、青少年、婦女和不同職業群體心理健康問題。
大力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關鍵詞: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公共場所配備自救互救設備
實施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提升城鄉居民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開展群眾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培訓,組織醫療自救互救、災難自救、中毒自救等演練。加強社會公共服務人員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人員100%接受培訓。
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大型商場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配備自救互救設備和急救藥品,支持、鼓勵居民家庭自備醫療急救包,有條件的地區可向居民免費發放醫療急救包,到2030年實現主要公共場所設有自救互救設備及藥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