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口腔頻道:第24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將于2018年4月15日-21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今年宣傳周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主題為“抗癌路上,你我同行”。為此,徐州口腔醫院專家發布相關科普信息。
無創檢測新技術在口腔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孫鵬
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是口腔領域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全世界最常見腫瘤中排第六位??谇击[狀細胞癌囊括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口腔惡性腫瘤。我國屬于OSCC的高發國家,隨著發病率逐年上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已經成為我國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幾年雖然口腔鱗狀細胞癌的手術和放化療等治療技術有很大的改善,但口腔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并沒有顯著提高。
因此癌癥的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可以使口腔癌得到更有效的治療。診斷時腫瘤的分期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I期腫瘤的5年生存率為75%,而III期和IV期腫瘤的5年生存率分別僅為49%和30%。然而一些口腔癌的早期表現較不明顯,傳統臨床檢查方法往往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近年來,提出了一些無創輔助檢測技術,在臨床上聯合應用這些新的檢測技術,如脫落細胞學檢查、甲苯胺藍染色及自體熒光檢查技術,可以提高傳統臨床檢查方法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進而使臨床初步診斷的準確度得以提升,最終可促進口腔癌的早期發現,使患者及時得到治療。
口腔癌的早期預防及自我診斷——王璇
在口腔頜面外科接診的患者中,較常見的是拔牙、口腔腫物,口腔外傷等情況,口腔癌并不高發,但一旦患有口腔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打擊較大。因此,做好口腔癌的早期預防和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廣義的口腔癌是指發生于口腔的惡性腫瘤,包括舌癌、牙齦癌、腭癌、頜骨中央性癌、口底癌、唇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于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癥等。引發癌的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等,這些因素與免疫、遺傳和代謝等內在因素共同作用,使正常細胞惡變而發生癌變,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多階段和多基因長期作用的結果。
其中,煙酒是口腔癌的明確致病因素。煙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苯芘,長期吸煙者患癌癥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煙者;吸煙斗、雪茄或咀嚼煙草者主要導致口腔癌,煙頭接觸唇部區域容易發生唇癌。酒精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損害肝臟的抑制免疫而增加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其發生率可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時有煙酒嗜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更高。
慢性刺激和損傷也是一大誘因,在口腔中有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牙嵴和不良修復體者,其相應部位經長期慢性刺激后有發生癌變的可能,尤其常見于舌癌和頰癌。另外,口腔衛生不良者的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口腔癌致病的其他危險因素:1、病毒因素:鱗癌與人乳頭狀瘤(HPV)病毒有關等。2、內在因素:包括基因突變、遺傳因素、免疫狀態、內分泌因素和神經精神因素。3、營養因素:諸如維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鐵、鋅和砷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口腔癌主要指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上皮癌變??谇话┦且活惵缘牟±磉^程,在其進入典型的或明顯的癌癥病變之前,需經歷很長時間的癌前病變過程。所以預防口腔癌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其預防方法主要包括兩點:
1、減少致病因素:首先是要求公眾不吸煙,已吸煙者一定要戒煙,戒不掉者應盡可能地減少吸煙量。不飲酒或少飲酒,減少酒中的酒精濃度等。注意對紫外線輻射的防護。不吃過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拔除殘根、殘冠,及時磨改銳利的牙尖或假牙的銳利邊緣,避免不良刺激。
2、提高自己對癌前病變的認識能力達到早發現、早診斷、及時處理,預防癌變的發生。通過自我檢查,發現有下列異常情況者應立即就醫:口腔頜面部出現新生物,表面顆粒狀,菜花樣或早期出現潰爛、疼痛等癥狀;口腔內潰瘍兩周以上未愈合;口腔粘膜有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口腔反復出血,原因不明;口腔頜面部、咽部和頸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與疼痛等;牙齒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動、脫落等
另外,對于口腔癌的高發人群,除了需要了解口腔癌發病的相關因素、認識口腔癌的危險性,還應該保證營養,保持口腔衛生。講究營養的均衡,力戒煙酒,及時治療殘根、殘冠,去除不良刺激。當患者發現癌前病損或癌前病變時,需要積極處理和治療。不應諱疾忌醫,應及早就醫,力爭做到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并堅持定期檢查。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