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天使風采:近日,徐州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駱秉銓、婦產科主任醫師鄭大慈分別榮獲“江蘇省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終身成就獎”及“徐州衛生40年終身成就獎”的榮譽稱號。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凝聚著老一輩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艱苦付出,他們積極投身于醫療衛生改革偉大實踐,在重大疾病防控、臨床醫療救治、衛生科技創新等方面嘔心瀝血,潛心耕耘,無私奉獻,屢創奇跡,充分展示了醫者風范和職業精神。
駱秉銓, 1933年8月出生,灌云圩豐人,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原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現徐州市中心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曾任東南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兼職);江蘇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副主委、微循環學會主委、中國微循環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血壓聯盟江蘇分中心副主任、中國心電學會副主委、中華心律失常雜志編委、《中國微循環》、《中國實用心電雜志》和《微循環學雜志》常務編委。
從醫50余年,擅長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和心率失常診療技術。對微循環醫學、心臟電生理、介入心臟病和高血壓血管病有深入研究。在國內早期開展臨床微循環(1972)發現流行性出血熱5期微循環變化特征,食道電生理(1978)和程序刺激器及腔內電生理(1982),并在徐州舉辦全國性心臟電生理學習班(1984),省級微循環學術會議(1998),參加國際交流(1994),推動了當時國內心臟電生理學的發展。在國內早期開展心血管介入技術:右心導管(1964),飄浮導管(1975),心臟起搏器(1977),二尖瓣球囊擴張(1988),射頻消融技術(1992),冠脈介入診療技術(1995)并早期開展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無復流的防治。在高血壓防治研究中發現高血壓外周血管節段性壓降(阻力)及其調控機制。
在主持心內科工作時,微循環、心臟電生理、冠脈介入診療技術處于省內乃至國內領先水平。承擔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并于2000年批準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及首席學科帶頭人。主編《介入心臟病學手冊》,發表論文50余篇并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18項。省政府授予開發蘇北有功人員獲二等獎,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級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知識分子稱號,衛生部授予全國文明先進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中國微循環學會授予中國微循環事業突出貢獻獎。
鄭大慈 1937年5月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自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是剛剛組建的徐州醫學院第一期錄取的本科生。鄭大慈說,他的名字是一位名老中醫起的,本意是希望他“做一個對百姓有大慈大悲之心的人”。那位名老中醫的話,燭照了他48年的從醫之路。
在徐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工作期間,鄭大慈不僅身體力行地抓業務、帶團隊,還注重科室的后繼有人和長遠發展。他嘔心瀝血,培養了并舉薦引進了一批勝任本職工作的科室中堅。今天的徐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團隊陣容強,人才梯隊合理,已成為淮海經濟區綜合醫院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科室。
鄭大慈常以“德者,才之帥也”的古訓和同事們共勉。以德行醫的鄭大慈教授,贏得了全社會眾口一詞的贊譽。他先后擔任過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徐州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計劃生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多次被評為市、局級先進工作者;1994年獲得徐州市首屆“十佳白衣戰士”稱號;1995年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并獲得“江蘇省衛生廳先進個人”稱號;1996年獲得“江蘇省勞動模范”稱號;1997年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1998年獲得首屆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分會婦產科專業醫學獎。2005年3月7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江蘇省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鄭大慈代表江蘇衛生系統作了以“重視和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為中心內容的專題發言。他的見解,他那一腔思民、憂民之情,受到時時牽掛民生的共和國總理的充分肯定。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