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由于高溫氣象條件引發的中暑事件(以下簡稱高溫中暑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高溫中暑事件的衛生應急工作,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由市衛生局、氣象局編制的《徐州市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日前出臺。
據了解,這項預案的編制遵循了以下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增強防范高溫中暑事件的意識,切實做好人員、技術、物資等應急儲備工作,積極開展高溫中暑氣象等級預報和高溫中暑事件的監測、報告、預測和預警,認真落實各項預防和醫療救治等衛生應急措施。
2.部門聯動,分級負責。衛生行政部門與氣象行政主管機構建立聯合預報和預警機制,一旦發現高溫中暑氣象條件出現或高溫中暑事件的苗頭,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高溫氣象條件預報和高溫中暑事件預警信息,并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防控工作建議。根據高溫中暑事件的預警級別,各級衛生、氣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同相關部門,迅速響應,做好轄區內高溫中暑事件的監測預警、醫療救治和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3.加強管理,規范有序。各級衛生、氣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和法規,結合本地實際,編制有針對性的高溫中暑事件應急預案,制定高溫中暑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加強相關培訓等工作,確保及時、規范、有序地處置高溫中暑事件。
4.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監測、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高溫中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健康知識宣傳,強化社會公眾的防范意識,提高社會公眾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5.定期演練,增強能力。在高溫季節來臨之前,定期有針對性地組織不同規模的實戰演練,在演練中檢驗預案,發現問題,錘煉隊伍,提高能力,逐步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迅速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