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沒想到來市里看病,出院就能報銷,真是太方便了。”在徐醫附院新農合結算窗口前,剛剛領到3800多元報銷款的林女士心里樂滋滋的。她告訴記者,自己是邳州岔河鎮的,因患腎病綜合征在徐醫附院住院。住院期間醫療費用總計5065元。6月14日出院,上午11點多辦好出院手續后,她愛人帶著根據醫院提醒準備齊全的農保報銷資料,來到新農合結算五縣(市)二區窗口排隊。在遞交了所需資料后,工作人員立即給予受理。大約過了10分鐘,她就順利地領到了報銷款2026元。因為系統上顯示林女士可享受邳州的醫療救助,林女士還多報銷了1823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徐醫附院目前與徐州市五縣(市)二區、安徽六個縣(市)、山東、河南三個縣(市)簽訂了新農合異地就醫協作協議,實行異地就診、聯網管理、即時結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無縫對接”,參合農民再也不用為復雜的報銷過程煩惱了。
加強宣傳 更好服務參保人員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醫療保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等醫療保障政策相繼出臺,這一系列的醫療保障政策,都需要廣泛宣傳、正確執行,以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徐醫附院醫保辦崔愛東主任向記者介紹:醫療保障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與每一位參保人員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作為一線的醫保工作人員必須兢兢業業,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嚴格執行醫保相關政策,同時還要加強醫院內部醫保政策的宣傳、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增強與臨床醫務人員之間、當地新農合經辦機構之間的溝通和信息交流。
為此,徐醫附院醫保辦充分利用院周會、院報、醫院網站和醫療服務質量簡報等途徑宣傳醫保政策、醫保知識,分析在醫保、新農合工作中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為了更加深入細致地做好院內的醫保政策宣傳工作,醫保辦的工作人員還主動到各臨床科室與臨床醫務人員面對面進行醫保政策宣傳及答疑,使廣大臨床醫務人員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醫保政策,更好地為參保人員服務。
多方努力 簽訂即時結算協議
醫保辦崔愛東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廣大農民看病難問題。但是參合患者對報銷過程繁雜、手續煩瑣等意見很大,特別是農村轉診患者,出院后要到本地的農合辦報銷,有時少一兩樣手續,就要在當地和轉診醫院兩頭跑,費時費力。”
為了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徐醫附院充分發揮區域性醫療龍頭醫院優勢,近年來,先后與徐州周邊蘇、魯、豫、皖4省接壤地區,如山東省濟寧、棗莊、菏澤,安徽省淮北、宿州,河南省永城,徐州五縣(市)二區等縣(市)區簽訂了新農合異地就醫協作協議,建立了統一的結算網絡,由醫院為出院的參合患者墊付補助資金,最后由醫院與當地農合辦統一結算,確保了參合農民當天出院當天就能報銷。
通過新農合異地結算,促成徐醫附院優質醫療資源服務半徑擴大到200公里以上。此舉進一步鞏固完善了新農合制度,增進了新農合基金使用效益,提高了參合人員的受益水平,使農村居民切實享受醫改成果,保障了參合農民的權益。
多項措施 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徐醫附院領導高度重視新農合醫療服務和管理工作,定期專題研究新農合優質醫療服務和管理措施,建立組織機構,健全管理體系。醫院配備了12名專職人員,專門負責新農合病人的醫療服務協調和管理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醫院新農合醫療服務管理規范和考核制度,定期公開、公示新農合各項法規及補償辦法。
徐醫附院醫保辦還專門在門診設立了農保服務導醫臺,印制了農保政策宣傳單,進行相關政策的宣傳,主動引導參合患者門診就診和住院手續的辦理,讓農民朋友來到徐醫附院從門診就醫到入院、出院、結算等享受一條龍服務。
崔主任介紹:“由于來徐醫附院就醫的外地患者居多,不少患者辦理好出院手續后,往往已到了中午。若等到下午上班后再辦理農保報銷,就極有可能趕不上回家的班車。為了讓農合病人能夠盡早領到報銷款,當天回到家,徐醫附院新農合辦公室特別推出中午連班制度,專門安排了兩個前臺和一個后臺的工作人員,在中午時間段負責參合病人的報銷工作。”
徐醫附院作為江蘇省農村新農合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省級定點救治醫院,緊緊圍繞患兒得實惠、醫院得發展的目標,全力保證農村兒童先心病醫療保障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加強組織管理,思想指導到位,責任明確到位,資源配置到位,部門配合到位。強化工作流程開通網絡預約,做好咨詢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加強入院管理,嚴格審批制度,做好審核結算,提升服務效率。
提高補償率 減少患者自付比例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民生工程,徐醫附院作為蘇北地區的醫療服務中心,有責任和義務使農民朋友充分享受新農合帶來的實惠。徐醫附院醫保辦加強與各地農合辦的溝通協調,嚴格按照各地農合辦的要求為新農合病人提供醫療咨詢和補償結算服務,并不斷完善服務措施,優化服務流程,努力為新農合病人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新農合病人只要到新農合管理辦公室即可完成出院和補償結算的所有手續,大大簡化了工作流程。
崔主任介紹:“醫院大力加強稽查工作,在參合病人身份審核工作中狠下功夫,專設多名工作人員到病床邊對每一位住院病人仔細核對參合信息,每一位患者必須持身份證辦理住院手續,住院主治醫師、護士長確認無誤后,在住院患者身份確認單上簽字,保證了新農合資金的安全使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徐醫附院加強了對農保目錄使用的管理力度,要求臨床醫生在對新農合病人進行診治時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盡量使用目錄內項目,嚴格控制自費藥品使用,以提高病人的結付補償比例,盡量讓農民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治療。醫院注重提高臨床醫務人員的新農合質量控制意識。實行首診負責制,嚴格遵守醫療文書書寫管理規定,嚴格執行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
近幾年,徐醫附院新農合病人的住院結付補償率在本市三級醫院中是最高的。徐醫附院的補償率最高,執行最到位,最規范,受到了領導的好評。2011年,徐州五縣(市)二區的參合患者住院實際補償比達到了45%,淮北地區的補償率達到了60%。安徽蕭縣趙莊鎮的一位參合病人,因患慢性腎功能不全,在徐醫附院住院治療。總計產生7882.5元的醫療費用。農合報銷4776元,享受的蕭縣民生工程城鄉醫療救助報銷2795元,這樣算下來,該參合病人自己僅花了311元,補償率達到了90%以上。
職工醫保 我市定點選擇最多
職工醫保是醫療體制改革后最早實施的醫療保障體系,通過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在徐醫附院已非常規范。醫院實現了職工醫保的計算機全程管理,并調整了病人出院的結算程序,確保病人5日內能夠正常結賬,且結算的準確率非常高,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崔主任介紹,來徐醫附院就醫的職工醫保病人多數是急、危、重癥病人,但是該院將嚴格按照醫保政策的要求,嚴格控制住院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
據了解,今年4月1日起,徐州市開始實施參保職工選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徐醫附院憑借過硬質量、精湛技術、優質的服務等優勢,獲得了參保職工的信任,成為徐州市職工選擇最多的醫療機構。
在采訪結束的時候,徐醫附院醫保辦崔愛東主任告訴記者:“醫保辦是醫院在參保病人、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及臨床醫務人員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一線的醫保工作人員還將努力轉變觀念,改善工作流程,為參保人員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我們耐心細致地為病人和群眾解難答疑。遇到病人有過激的言行,我們也會以真誠的態度去解釋、疏導,努力化解矛盾,讓病人帶著疑團而來,懷著滿意而歸。”
■延伸閱讀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徐州市第二醫院)始建于1897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急救等功能任務為一體的省屬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內首批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江蘇省骨髓移植定點醫院、蘇北地區唯一的腎臟移植準入醫院、江蘇省首批血液凈化技術省級培訓基地、蘇北地區唯一的腎臟移植準入醫院、江蘇省農村兒童重大疾病救治省級定點醫院。服務輻射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近20個地市、147個縣區,約1.2億人口。2011年,醫院門診總人次超150萬人次,出院病人7萬人次(外埠占33%以上)。
徐醫附院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強、區域優勢明顯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江蘇省“十一五”、“十二五”規劃確定的蘇北地區醫療技術指導和服務中心。占地面積630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醫院總資產17.32億元,實際開放床位2400張;2012新病房綜合樓投入使用后,醫院本部床位將達到3000張;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東院建設周期5年,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建成后醫院將再新增床位2000張,全院總床位數將達到5000張。
徐醫附院擁有雙源CT、1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復合線路SPECT-ECT、INNOVA4100大型數字化平板X光機、瓦里安23EX直線加速器等10萬元以上醫療儀器設備400多臺(件),設備總額超3億元。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省醫學重點學科3個,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重點學科3個,省政府重點實驗室1個,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6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