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8:最近,兩位在戶外高溫下工作的人嚴重中暑,引發熱射病,目前正在緊張的搶救治療中。
■ 病例一:意外,鋪設柏油路時中暑
今年59歲的劉祥芹是銅山區徐莊鎮土樓村人,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在財校的一個工地上從事柏油路的鋪設工作。 月6日,董師傅在高溫的戶外忙活一上午后,全身抽搐,被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為熱射病。
8月7日下午,躺在徐州市中醫院ICU重癥監護室的劉祥芹仍在昏迷中。從8月5日下午被送到重癥監護室,他已經昏迷了2天時間。被確診為“熱射病”的他,隨時有生命危險。他也是持續高溫以來,市區發現的首個中暑重度癥狀患者。
“我們接到醫院的電話后,才得知他中暑送醫院了。”劉祥芹的親戚孔先生正四處奔跑,為劉祥芹向施工隊討要治療費用。孔先生說,劉祥芹5日下午工作時中暑,然后被120急救車拉走。
趕到醫院后,醫生告訴孔先生,劉祥芹的多個內臟器官已衰竭,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為了挽救劉祥芹的生命,家里已將麥子賣了籌醫藥費。
該校的相關負責人證實了劉祥芹在學校內施工中暑的事,這位負責人稱他們和施工方正積極處理此事,“目前,派出所也介入進來調查,并協調處理。”不過,孔先生稱,他們僅收到施工方送來的7000元。
目前,劉祥芹的情況并不是很好,僅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征。
徐州中醫院ICU重癥監護室的周主任告訴記者,劉祥芹是今年持續高溫以來該院確診的第一例“熱射病”患者。“這種病如果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高達50%—70%。導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多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礙。”
記者了解到,“熱射病”患者通常表現為高熱、體溫達40℃以上、皮膚干熱無汗、神志障礙、臟器衰竭等。劉祥芹被送到中醫院時,高燒達到40.5℃。
另一例患者:連續工作7小時患上熱射病
董師傅體溫達39℃,驚厥、心慌、胸悶……經搶救已恢復正常
據了解, 6日早上6點多,董師傅早飯也沒顧上吃,就外出到空地上曬魚皮口袋,并一直忙活至中午1點多。回到家,董師傅吃了些飯菜,喝了瓶啤酒后,感覺頭暈,心里發慌。
董師傅認為,睡一覺可能就好了。但沒想到,半小時后他開始全身抽搐發抖發麻。董師傅摸到桌上的手機,撥通了120電話。隨后,他扶著墻站起來,并搖晃著往外走,向對門的鄰居求助。鄰居孫師傅扶著他上了趕來的救護車。下午3點左右,董師傅被送往徐州仁慈醫院。
主治醫師陳醫生介紹,董師傅是由于中暑以后高熱(39度左右)出汗,引起體內電解質紊亂,導致出現驚厥、心慌、胸悶、頭暈,進而意識模糊、全身抽搐。醫護人員給他用冰塊、溫水物理降溫,吊了4瓶水。同時為其進行吸氧治療,并做了心電監護、血液分析。董師傅在醫院休息了2個半小時后,體溫從39度降至37度1,各項體征趨于正常。
陳醫生說,董師傅中暑程度較重,但幸好搶救及時,如果不是及時來院治療,持續抽搐、驚厥,將導致全身休克,出現生命危險,屬于典型的熱射病癥狀。
陳醫生提醒說,氣溫過高時,不要在室外高溫下長時間作業,夏季戶外作業應多喝鹽開水、綠豆湯,多吃高營養食物,例如牛奶、雞蛋湯、魚湯。如有頭暈感覺,應盡快找陰涼的地方休息。
■解讀 “熱射病”死亡率高達50%徐州中醫院ICU重癥監護室的周主任告訴記者,劉祥芹是今年持續高溫以來該院確診的第一例“熱射病”患者。“這種病如果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高達50%—70%。導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多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礙。”
記者了解到,“熱射病”患者通常表現為高熱、體溫達40℃以上、皮膚干熱無汗、神志障礙、臟器衰竭等。劉祥芹被送到中醫院時,高燒達到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