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過了45歲身體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老年,患骨質疏松的人就特別多。很多老年人會有疼痛、駝背的現象,更嚴重的患者哪怕只是轉個身都可能會導致腰椎胸椎骨折,可以說是苦不堪言。現在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擁有了一項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的好辦法,能夠幫助因骨質疏松引起的并發癥患者解除痛苦,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腰,卡茲一聲不能動了
在市第一醫院骨科病房里,我們見到了一位80高齡的患者呂大爺。大爺說,別看他現在走起路來神清氣爽,幾天前可是連動都不能動。呂大爺回想說:“幾天前早上家屬出事,我使勁想把他扶起來,一扶起來就聽腰卡茲一聲,當時就疼的站不起來,估計是腰椎挫傷。”隨后家人及時將老人送到了第一人民醫院,經過檢查后確定是腰椎骨折了。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曹雷介紹說:“老人剛到醫院時,不能動,不敢翻身,然后就是疼痛,弓腰不能活動。之后我們先后給他做了X光片和磁共振,確診是腰一椎體壓縮性骨折,屬于骨質疏松性骨折。”
其實像呂大爺一樣因為一個微小的動作就導致骨折的病例很多,在第一人民醫院非常多見。曹雷表示,這是由骨質疏松引起的,到達一定年齡,有時候很輕微的暴力就可能造成骨折,比如說推自行車,走在路上扭到了,就可能導致骨折,這在青年人中是不可能的。骨質疏松癥現在的發病率很高,我們國家做過一個普查,在我們國家大概是1.44億人患有骨質疏松,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預測大概是在10年后2020年~2030年,我們國家骨質疏松的患者將達到20%。骨質疏松癥是因為骨量降低骨組織顯微結構發生變化,導致骨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怎大的老年性急病,像呂大爺遇到的這種骨折現象已經成為了老年人中的常見病。
骨質疏松癥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
繼發性多指患有慢性病和遺傳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患者,而原發性怎使者正常人在45歲之后體內鈣會逐漸減少。曹雷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會出現激素水平的下降,特別是老年女性在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會下降。影響首先是激素水平地會造成骨量的丟失加快,吸收不夠。第二個是老年人進食受影響,飯量減少,導致攝入量不足。第三個運動量減少,運動量減少會造成體內的骨轉換問題,一旦出現出現骨質疏松癥就極易出現老年骨折現象。
人體內最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的地方有胸腰椎、髖關節和腕關節。骨質疏松癥在估量丟失的早期一般沒有什么癥狀,因為骨量是個逐漸丟失的過程,最早一般是疼痛,然后開始經常痛,就會出現一些輕微的骨折,這些古這不是一次性造成的,是慢慢塌陷,所以老年人會出現駝背以及身高會減低。老年人骨折不比年輕人,不僅愈合的慢,同時還會引發一些并發癥,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骨折的早期并發癥和晚期并發癥很多,早期并發癥可能會出現一些肺栓塞、脂肪栓塞。肺栓塞從發生到死亡不到20分鐘。晚期并發癥很多,例如:功能僵硬、疼痛,關節炎、骨壞死、骨不連、骨質不愈合,雖然這些并發癥不會危及到生命,但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椎體成形術 創傷小、見效快、并發癥最少
過去因為技術限制再加上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開刀,所以只能選擇至少一個半月的臥床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幾年是第一人民醫院引進了一些微創新技術,不但減少老人的痛苦,更是讓老人遠離了我床的危害,而呂大爺就是受益者之一。
椎體成形術全稱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椎體成形術就是通過一個穿刺針,向這個傷椎給他復位,然后通過打骨水泥來支撐住,這種方法創傷小,而且病人第二天就能下穿走路。椎體成形術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
自從椎體成形術這項技術被引進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以來,每年為超過兩百位的患者帶來了福音,解決了他們的痛苦。椎體成形術比傳統臥床治療法的優勢首先就是立刻解決患者疼痛,其次患者術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活動,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極大程度的減少了臥床時間,臥床時間減少了,最大的好處就是并發癥降到最低。
專家簡介:曹雷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擅長人工髖關節,膝關節置換術和翻修術、四肢骨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頸肩腰腿疼及脊柱脊髓損傷及頸椎、腰椎手術。任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省康復學會委員,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市康復學會理事。
技術擅長:人工髖關節,膝關節置換術和翻修術、四肢骨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頸肩腰腿疼及脊柱脊髓損傷及頸椎、腰椎手術。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徐州就醫指南: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