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5月9日,星期六。初夏時節,花艷樹青,郁郁蔥蔥,正是外出休閑好時光。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幾乎被外出休閑旅游的照片刷了屏。
在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無暇關注這些。她們正在密切關注一個年輕女孩的病情,并在當天收獲了一個讓人驚喜的好消息:在持續昏迷90天之后,這個年輕女孩終于蘇醒過來。
深度昏迷90天,女孩的家人幾乎喪失了信心而陷入無限絕望。在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的持續努力下,奇跡終于發生。
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孫潔,和同事們一起經歷了這個女孩的康復過程。孫潔說,包括這個女孩在內,她們采用康復醫學界最先進的理念和模式,已經讓多位深度昏迷患者成功醒過來。
昏迷90天后終于蘇醒
“小琳剛轉到我們這里來的時候,病情確實比較嚴重。”孫潔說,小琳剛轉過來的時候,檢查結果很不樂觀:患者神志深度昏迷GCS評分4分,頭顱不對稱,左側顱骨缺損處膨隆,顱壓高。患者氣管切開,鼻飼管,導尿管在位。雙側瞳孔不等大,左:右=5mm:2.5mm,左側光反射消失,右側光反射遲鈍。言語刺激無反應,肢體刺痛無反應,雙肺痰鳴音明顯。血常規檢查血小板少,肝腎功能異常。
孫潔,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還是徐州醫學院康復系教師、江蘇省康復醫學會委員、徐州市老年醫學會委員,從事康復專業20余年,在腦血管病、脊髓損傷等疾病的康復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語言、認知、吞咽、心理、偏癱患者運動功能障礙、昏迷促醒等高級腦功能康復,亞重癥病人早期康復及三管(鼻飼管、導尿管、氣管導管)處理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
“雖然說小琳的病情比較嚴重,但也不是一點希望沒有。在我們這里,比小琳更嚴重的深度昏迷患者,我們也治療過,效果很不錯。”根據小琳的情況,孫潔副主任帶領其團隊,根據小琳的實際病情,制定了系統的康復治療方案,給予藥物、情景療法、感覺統合等綜合治療方法,并隨時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經過2個多月的系統治療,奇跡終于發生了。
2015年5月9日,小琳終于奇跡般地漸漸蘇醒了。昨日下午,小琳可以自動睜眼,并對醫生的指令有了輕微的反應。
孫潔說,根據目前小琳情況的綜合評估,結合以往對類似病人的康復治療經驗來看,小琳有望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逐漸恢復言語、認知功能和肢體運動功能。
看著女兒在一天天恢復,楊先生夫婦喜極而泣,激動地說:“是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的醫生和治療師的精心治療給了我女兒新生,我們全家感激不盡。”
21歲女大學生被銳器刺傷
對于女大學生小琳一家來說,今年2月4日當天發生的事情,猶如噩夢一般,不堪回首。
當天,小琳不幸被銳器刺傷。對于女兒是如何受傷的,小琳的父親楊先生沒有過多介紹,但楊先生卻清晰的記得那天是立春。
小琳被銳器刺傷,導致腦部嚴重受創重度昏迷,生命垂危。當地醫院頭部CT檢查結果顯示:小琳出現了嚴重腦損傷、顱內出血。
在當地醫院腦外科,醫生給小琳做了急診手術。
搶救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持續高熱,出現腦疝,幾經搶救,小琳保住了生命。但隨后,小琳一直處于深度昏迷狀態,還出現了肺部嚴重感染,高燒持續不退,氣管切開。
望著昏迷中的女兒,楊先生夫婦痛不欲生。聽說女兒很有可能會一直這樣持續昏迷下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植物人”,楊先生夫婦下定了決心: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決不放棄!
2月25日,也就是小琳受傷后的第21天,小琳父母一位學醫的朋友建議把小琳轉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進一步治療。
解讀:昏迷患者,如何促醒?
是什么樣的康復療法可以讓這個處于重度昏迷的女孩恢復的這么理想呢?孫潔表示,康復醫學是將“生理—心理—社會”的康復治療模式有效地運用到臨床,綜合地、優質地將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有機結合是患者清醒的前提。
孫潔介紹說,以小琳為例,科室給她制定的康復治療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導尿管:指導其家人定時夾放導尿管,做好膀胱功能訓練,往往此管最先被拔除,因此類患者一般無尿潴留,能在無意識狀態下排二便,使用集尿器,這樣大大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機率。
2、鼻飼管:合理喂養及科學喂養,冷熱均勻,流汁,注意一次約350ml左右量,不宜過多。每3h左右注入一次,晚九時后停止進食,讓胃腸道充分休息。病程中患者神志好轉,病情相對穩定給予酸梅粉刺激、冰刺激等吞咽功能訓練,經洼田飲水試驗、電視熒光放射技術檢查等吞咽功能改善、將鼻飼管拔出。同時吞咽功能改善為氣管堵管也創造了條件。
3、氣管導管:一次性塑料導管待自主呼吸穩定后可更換金屬導管,每天內導管消毒。同時采用氣道濕化法生理鹽水1ml-2ml/h氣道泵入,以防止痰液結痂等。細菌培養抗炎藥物的有效應用、呼吸功能訓練,機器輔助排痰,家人配合做好護理等等。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后方可試堵管,經過試堵管根據每人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進一步拔除氣管導管。
4、情景療法:家人熟悉的聲音很重要。因為腦部結構復雜,有些區域功能保留,如其傷前喜歡音樂、戲曲等可在其非休息時予以播放。但應合理安排其“作息時間”,勿使其大腦過于疲勞。近年來該院通過進行腦電圖的跟蹤觀察,已確定親情呼喚的重要性。
5、感覺統合訓練:針灸、電針有較好的促醒作用,同時偏癱肢體綜合運動、低頻脈沖電刺激,磁療,運動療法,光刺激,溫度刺激,味覺、嗅覺刺激等感覺統合訓練對促醒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6、臨床治療、醒腦藥物、抗炎藥物有效應用等。另外,個體化臨床治療方案是必須的。
這其中,還要配合優良的護理,科室的專科護士,給其家人予專業指導,讓患者家人明白“三分治,七分養”的道理,定時翻身推背,臥氣墊床,預防壓瘡及墜積性肺炎發生。此外,還要合理解決好“三管”問題(鼻飼管,氣管導管,導尿管)。
提示:看待康復醫學應有新觀念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劇、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意外傷害的出現,科學的康復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市民對康復科的理解是怎樣的呢?記者的隨機采訪中,有讀者談到,康復科應該是一些肢體手術之后做康復鍛煉,或者是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來這里慢慢恢復的。
對此,孫潔表示,隨著醫學尤其是康復醫學科的不斷發展,傳統意義上對康復科的理解已很片面,“康復醫學是一門研究殘疾人及患者康復的醫學應用學科,其目的在于通過物理療法、運動療法、生活訓練、技能訓練、言語訓練和心理咨詢等多種手段使病傷殘者盡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使身體殘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達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勞動和工作的能力,為病傷殘者重返社會打下基礎。”在這個領域內,康復醫學科的技術和理念不斷超越,正在不斷挑戰一項項業內難題。
以深度昏迷的小琳為例。孫潔表示,目前,對于腦外傷昏迷意識障礙患者的促醒康復在國際上是一個難題。小琳為危重癥患者,生命體征穩定,亞重癥早期進入康復科接受綜合促醒康復治療,效果顯著,遺留功能障礙少。該病例證明:對于意識障礙昏迷患者早期康復介入意義重大,越早介入促醒康復,昏迷患者醒來的可能性就越大,醒來的時間就越短,遺留的功能障礙就越少。
據介紹,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近年來收治的亞重癥患者已百余例,僅2014年一年就成功拔除三管(鼻飼管,導尿管,氣管導管)50余例,在言語、認知、吞咽、昏迷促醒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經昏迷促醒、感覺統合等綜合訓練使昏迷患者蘇醒率大大提高,將言語、認知、吞咽、運動、膀胱功能等訓練早期臨床介入使亞重癥患者99%的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真正做到了“傷而不殘,殘而不廢”,體現了亞重癥患者早期康復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對于各種昏迷、植物狀態的患者,他們在采取全方位個性化康復促醒治療方案外,還將愛心融入治療護理當中。孫潔認為:愛心和親情在治療當中擔任必不可少的角色,她除了要求醫務人員像和正常人一樣跟昏迷的病人講話,交談外,還鼓勵家屬長期堅持與昏迷的病人講話,放患者病前喜好的音樂,以愛心、親情與幫助喚醒昏迷中的患者。近兩年康復醫學科在做昏迷促醒治療的同時也同時在做腦電波的實時觀察,積累了大量的昏迷促醒的經驗和臨床資料。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