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行業信息:在獲得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授牌后,近日,徐醫附院神經內科38病區卒中治療團隊再次成功為一名高齡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靜脈溶栓治療。患者數小時后肢體功能由0級恢復至4級,目前生活已基本自理。
患者楊氏,女,88歲,因“突發右側肢體無力3小時”于2015年12月的某天夜間急診入住神經內科38病區。值班主治醫師牟英峰博士考慮患者急診頭顱CT未見出血,處于靜脈溶栓時間窗內,急查血常規、生化、電解質及凝血功能等結果正常,但由于患者已88歲,溶栓治療的風險極高。經請示神經內科主任耿德勤教授,并與家屬溝通病情取得家屬知情同意后,在心電監護下給予患者行靜脈溶栓治療,當夜凌晨2點半患者溶栓結束,急診復查頭顱CT未見出血灶。凌晨6點查體已看到患者肌力明顯改善,5天后患者出院時肢體活動良好。在該高齡溶栓患者住院期間,38病區醫療護理團隊李金梅護士長、王敦敬博士、牟英峰博士、陳浩主治醫師和護理組長張偉偉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早期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康復鍛煉和心理護理,使患者得到了最佳的醫療護理。
據我院“高級卒中中心”主任耿德勤教授介紹,神經內科最近幾年多次給予高齡的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溶栓治療,并和急診中心、介入科合作成功開展了動脈取栓治療,其中最大的患者年齡90歲。急性腦卒中是人類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85%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其治療關鍵在于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以降低死亡率和殘疾率,俗話“黃金治療窗”就是指急性腦梗塞的治療時間。從國際上2015年的最新醫學研究成果看,目前早期血管開通最有效方法是藥物治療即靜脈溶栓、動脈取栓和動脈溶栓。但是這些治療方法將年齡限制為18~80歲,然而有的腦梗塞患者發病年齡大,治療風險也很大。我院神經內科卒中團隊始終堅持“一切為病人”的服務理念,精益求精,醫療護理技術上不斷創造治療的奇跡。我院神經內科積極參與腦卒中篩查工作,2015年8月神經內科主任耿德勤教授第二次獲得國家衛計委“優秀志愿者”稱號。本例高齡患者的溶栓治療成功恰恰再次突破了常規,體現出現代醫療中個體化治療與最優治療。
耿德勤教授還說,鑒于我院從院領導到各相關科室如急救中心、影像中心、腦外科、介入科積極參與腦卒中防治工作,使急性腦卒中的搶救形成“綠色快速通道”。卒中治療團隊的積極努力,最短的靜脈溶栓患者治療時間“DTN”22分鐘。因此,繼2015年7月獲得中國卒中聯盟授予的“卒中中心”后,11月底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組織專家現場到我院考核,并于12月授予我院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和“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和防治基地(2015-2018)”。我院神經內科卒中治療護理團隊必將繼續努力奮斗,在卒中治療上做出更大的貢獻,為廣大的卒中患者帶來福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