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很多人都知道“甲亢”,但是說到“甲減”,卻是知之甚少了。其實,甲減也是育齡婦女中的常見病,特別是已成為妊娠婦女的常見病。
因為懷有小寶寶,讓張悅(化名)沉浸在喜悅中,但一張患有甲減的化驗報告讓她陷入了兩難。對此,市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崔偉提醒,女性應在受孕或妊娠之前3個月檢測甲狀腺功能,如果受孕后發現患有甲減,只要及時接受治療,按時服藥,還是能生出健康寶寶。
崔偉解釋說,所謂甲減,指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于甲減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導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按其病因分為原發性甲減,繼發性甲減及周圍性甲減三類。現實情況是:就有部分準媽媽無力合成更多的甲狀隙素。
懷孕三個月才知患病
張悅去年年底結婚,由于工作忙,一直沒做婚檢。今年2月,她發現自己懷孕,但在懷孕快3個月時,她檢查出患有甲減。“以前只聽過甲亢,從來不知道還有甲減。”張悅說,醫生告訴她,甲減的孕婦生出的孩子,智力發育可能會受到影響。
市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崔偉介紹,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的發病率約占孕婦的0.3% -0.5%。甲減,常表現為疲乏無力、畏寒、心率減慢、皮膚干燥少汗、嗜睡、記憶力下降、食欲減退、便秘、月經紊亂或不孕、體熏增加、全身浮腫等。由于比較隱匿、臨床癥狀不夠典型,所以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對孕婦來說,妊娠期臨床甲減可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如早產、流產、胎盤早剝、低體重兒等,同時,它還可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神經反應能力及運動能力等。
別讓甲減傷了寶寶智力
孕媽媽如果檢查出患有甲減,應該及時就醫治療,因為妊娠期合并甲減可能產生兩方面的危害:一是增加妊娠不良結局的風險,使孕媽媽流產風險增加60%、妊娠期高血壓風險增加22%、死胎的風險升高;二是還可能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等。
育齡婦女最好在孕前接受檢查,如果發現患有甲減,先把甲狀腺功能調整到正常,再受孕。促甲狀腺激素在早期妊娠(3個月內)小于2.5uiu/L.中后期(3個月以后)小于3.0 uiu/L是孕婦和胎兒正常發育的較好標準。
“孕前常規體檢甲功正常,不代表妊娠期間不會患甲減,所以,懷孕后1-2月應到醫院復查甲功。”崔偉說。
妊娠合并甲減不可怕 預防是關鍵
崔偉提醒廣大孕媽,一般甲減的預防首先從甲減的病因上進行預防。許多甲減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缺碘、放射性治療及手術等所致,如及早治療可減少發病。例如在地方性缺碘地區,采用碘化鹽補碘,特別是孕婦不能缺碘,否則先天性呆小癥發病率增加;由藥物引起者,應及時調整齊量或停用。
再有就是甲減惡化的預防。患者在早期的診斷過程中必須要提前進行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在早期就避免甲減病情的加重。
最后就是對甲減治療后期的調理護養。往往甲減患者在治療后身體還處在調節平衡時期。在此期間必須要加強身體的鍛煉和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高危人群應重點篩查
為了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應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崔主任特別提醒孕媽媽,妊娠期間要做好產檢。倡導對所有孕早期的婦女進行甲狀腺激素和自身抗體的篩查,而不僅僅是有甲狀腺疾病史或有相關家族史或有相應癥狀的計劃妊娠女性才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查,監測好她們體內的TSH、FT3、FT4和TBOAB等水平,根據TSH是否在妊娠特異的正常范圍內,評估甲狀腺的儲備、代償功能是否正常,一旦出現異常,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母嬰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補充營養堅持定期服藥
“甲減的治療主要是補充甲狀腺激素,孕婦的控制指標比常人要更嚴格。”崔偉說,在確立甲減的診斷后,孕婦應在甲狀腺專科或內分泌科的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只要在治療過程中,按時做好甲狀腺素等指標的隨訪復查和藥物劑量的調整,使病情得到良好、穩定的控制,那么還是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崔偉說。崔主任建議,在生活飲食方面,患有甲減的準媽媽要注意補充營養、適當保暖,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并限制脂肪、膽固醇攝入,應進食高熱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類、乳類、肉類、魚肉、香芹等。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