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前,父女倆合影。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 昨日,今年第一季度11名“感動睢寧人物”候選人名單和事跡公示,孝老愛親、“割肝救女”的85后父親苗壯名列其中。28歲的苗壯是睢寧縣嵐山鎮人,今年2月25日,他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移植到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女兒身上。術后一個多月,女兒體重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檢查指標正常,他的身體也正在恢復之中,面對候選“感動睢寧人物”的喜訊,他說:“像我這樣的父親太多了,為女兒付出是應該的。”
孩子出生后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
苗壯和妻子張雅妮都來自徐州睢寧普通的農村家庭,他們是高中和大學的同學,兩人畢業后一起在上海從事設計工作。2013年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上海的出租房里安了家,次年又迎來了愛的結晶。
因為設計工作壓力大,還要長期呆在電腦旁邊,張雅妮干脆辭職在家安心養胎。懷孕36周時,因為胎心監護不合格她住進了醫院。
2015年6月29日,醫生說孩子有可能缺氧,張雅妮緊急剖腹產下女兒婧婧。但這個孩子真是命運多舛,先是嗆到羊水住進重癥監護室半個多月,后又遭遇吞咽困難,不會吮吸,一直沒查出是什么原因。
醫生說這個孩子有可能留不住,讓苗壯夫妻做好生二胎的準備。這個消息像晴天霹靂一樣,讓他們夫婦倆都傻掉了。但兩人決定,不管怎樣都不會放棄女兒婧婧。
他們把婧婧接回家細心照料,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插胃管喂食,還得過肺炎,因此非常小心,張雅妮每次都用小勺一點一點地喂。奇怪的是婧婧出院的時候4.5斤,在家養了2個月才勉強長到6斤。
感覺不對勁,他們帶著婧婧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膽紅素值嚴重超標。經過驗血、B超、ECT等各種檢查,都不能完全確診病因。最后做了腹腔鏡探查手術,才確診婧婧為先天性“膽道閉鎖”。醫生稱要進行肝臟移植才能有活路,否則最多只能再拖半年。
2016年1月22日,婧婧肝硬、腹水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住進了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的肝膽外科兒童病區,肝移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割肝救女,一天募集到10多萬元愛心款
主治醫生說,只有肝移植才能給孩子一個重生的機會,如果要節省費用,可以通過親屬配型,切部分肝臟解決肝源問題。經過配型檢查,苗壯和孩子配型成功,父母和妻子又是高興又是心疼、無奈。
為了救女兒,苗壯愿意切割自己的肝臟,但15萬元的手術費卻成了難題。
孩子從出生到9個月,前前后后已經花費了十幾萬元,這15萬元的肝移植手術費他們實在拿不出來了,積蓄早已花光,外債也在一天天累積,但再難他們也要救孩子。
張雅妮從懷孕起已經有兩年沒工作了,全靠做設計的苗壯上班養家。他們雙方的父母都是莊稼人,身體狀態也欠佳。很多人勸他們放棄,因為即使肝移植手術順利,也不能保證孩子能活多久,而且術后還要持續服用昂貴的抗排斥藥物、定期抽血復查等。
聽說可以在網上募捐,為了救孩子,張雅妮將遭遇發到網上,句句真情催人淚下。得知他們的遭遇后,親朋好友以及數以千計的熱心網友紛紛伸出援手,一時間愛心涌動。嵐山老家的親鄰得知這個消息后,也紛紛加入了救助行動。
2月15日他們發出求助信息,到2月16日,就已經接到10多萬元的捐助,15萬元的移植費用就要籌齊了,苗壯夫婦喜極而泣。
手術后一個月,孩子體重增加三分之一
2月25日的手術很順利,苗壯先出的手術室。他不知道自己的肝被切除了多少,也沒有問醫生。他聽同病房一個為孩子捐肝的病友說,其割下的肝臟足有400克。
“不管切除多少,只要能救女兒就行。醫生說了,只要好好療養,對身體影響不大。我并不覺得自己多么偉大,同時住院的病友里,給親人捐肝的不在少數。沒辦法,肝源很難等,而且費用特別高。”苗壯說。
小婧婧手術很成功,出院后每天都要吃抗排異藥物,每周都要到醫院復查,這幾次檢查的結果都比較正常。小家伙的體重也迅速增長,從出生到手術前,9個月只長了4.5斤,體重只有9斤,手術后一個多月就長了將近3斤,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夫妻倆都非常高興。
但經濟上的壓力仍然令他們無法輕松下來。募捐款手術期間已經用完,而現在孩子每個月吃藥加檢查的費用需要兩三千元,苗壯的身體仍然恢復中,現在走路快時,還會感覺疼,有人說一年后才能完全康復,而他決定一個月后就去上班了。張雅妮為了補貼家用,一邊照顧丈夫孩子,一邊在網上做微商。
“孩子手術成功,我們就看到了希望,生活苦一些、難一些都沒關系。”苗壯說,非常感謝手術期間家鄉人的支持,對于這次候選“感動睢寧人物”,榮幸的同時又覺得有些慚愧:“這是一個父親應該做的。”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