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今天是世界同性戀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同性戀”這一診斷從精神疾病中刪除,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轉變,5月17日被定為世界同性戀日。
什么是同性戀?
同性戀(homosexuality)又譯為同性愛,是人類心理中一種重要而較為常見的特殊現象。同性戀是指在正常社會生活條件下,對同性成員在思想、情感或性愛行為方面持續表現性愛傾向,而對異性缺乏性愛傾向或十分淡漠。
同性戀是如何形成的?
市東方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張才溢介紹,同性戀的成因未明,多數學者認為,同性戀的發生主要與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有關。生物因素中包括遺傳因素、性中樞活動異常以及性激素水平異常。社會心理因素中,精神分析學家認為兒童的生殖器期(3-5歲)會對父親或母親出現的“戀父”或“戀母”情結,如果這一時期出現心理創傷,個體在性成熟后可能會成為同性戀;行為主義學說認為,一個人在與異性的交往中受挫,或有不愉快的經驗,異性戀情得不到正常的發張,同時有受到同性的引誘,會產生同性戀傾向;家庭教育中,性別教育被忽視,或者父母對孩子的性別認同出現錯誤,即父母把女孩試做男孩,也可能會使孩子產生同性傾向;此外,單性環境中也易于促使同性戀的形成,如監獄、軍隊等。
同性戀的特點
同性戀被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一般認為男性被動型和女性主動型同性戀者才是真正的同性戀,他們厭惡同性,以同性作為性活動的對象;而被動型是從屬的,他們參加同性戀活動常是處于暫時的情感聯系,如有機會即可與異性結合,大部分同性戀者既是主動型又是被動型,常交替地變換角色。男性同性戀的性沖動比普通人強烈,性生活頻度以及性伴侶較普通人多。相關研究顯示,男性同性戀者的感情相對不夠穩定,普通男異性戀者一生中平均有10個女性伴侶,而男性同性戀者一生平均有約100-1000個性伴侶。女性同性戀者的同性伴侶較少,一生中約2-3個。女性同性戀者之間的關系也較為深厚和持久。亂交現象在同性戀中較為常見,部分感情成熟的同性戀者,其同性的關系保持較為穩定。但由于這種關系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大多不能維持太久,一般1-2年。
同性戀與生理心理健康
艾滋病是1981年首次在男性同性戀者中被確認。男性同性戀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女性同性戀者也有通過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的報道,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性生活過程中陰道出血。當然,同性戀不等于艾滋病,是否感染與其性行為有無保護措施、具體的性行為方式以及性伴侶多少有關。正確的使用安全套可以顯著降低艾滋病和性病的感染率。同性戀者中,近半數有心理障礙,其中抑郁和自殺比例高達1/3。這可能和同性戀者受到歧視以及其關系不能得到法律認可有關。此外,同性戀者中吸毒、酗酒的發生率也高于異性戀人群。
同性戀的治療
科學家們對同性戀的治療嘗試了很多的手段,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目前的治療主要針對同性戀者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以及自殺意念進行干預,同時對患有艾滋病性病的同性戀者應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并對其進行健康宣教,減少艾滋病、性病的傳播。
社會對同性戀的認識:過去與現在
在中國歷史上,從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風流倜儻的才子,從腰纏萬貫的商人到樸實淳厚的百姓,其同性戀的記錄不勝枚舉。中國在清朝年的滿清律法中(1784),可見到對同性性行為進行制約的法律文件。西方歷史上,對同性戀的認識是同性有罪,曾經在英國和美國,同性戀被認為是違法行為。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西方國家對同性戀采取了較為寬容的態度,在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同性戀者的婚姻已經合法化;德國、法國和美國的部分州,也相應地頒布了一些保護同性戀者權利的文件。隨著社會的發展,性活動不再與繁衍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系,同性戀也將被社會多接納。
專家介紹:張才溢,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主治醫師、醫學博士、徐州市醫學青年后備人才。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功能障礙和心理治療,擅長抑郁癥和神經癥的診治,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項,以第一和共同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
社會兼職:徐州醫科大學精神與神經病學教研室秘書、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科教科科長、精神醫學實驗室主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