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焦海波 黃玉梅 報道)“身患重疾,本地醫院治不了,我該去哪座城市、哪家醫院,才不會跑冤枉路、花冤枉錢,不會耽誤救治的時間?”“得了病,大醫院住不進去,可又擔心社區醫院醫術不夠精湛,該怎么辦?”……在尋醫問藥的路上,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那么,該如何去解決這些矛盾呢?又該如何讓患者在就醫路上省事省心省錢呢?為此,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醫改之路:與頂級醫院的頂級科室、專家強強聯手,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引進來,為患者鋪設無障礙就醫之路;與社區醫院、縣區醫院合作,將自家精兵強將輸入基層,提升基層醫院的技術,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放心就診。正是這種“引進來”又“輸出去”的理念,讓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社會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引進來”:與頂級醫院的頂級科室、專家強強聯手
上個月,9月齡先天性心臟病幼兒苗苗(化名)被家人送往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要知道,在此之前,她的父母已帶她去過多家大大小小的醫院了,由于其病情嚴重,治療風險大,醫生們也只能無奈作罷。就這樣,苗苗一家人在希望與失望中熬過了9個月,他們無比痛苦,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座城市的哪家醫院將夠將苗苗真正從死亡線上拉過來。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金棟了解到苗苗的病情后,立即與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外科取得聯系,為苗苗預定好床位后,并將苗苗的病情與該醫院專家進行了交流。就這樣,在王金棟主任的幫助下,苗苗一家立即趕往北京,第一時間順利入院,并很快被安排進行了手術。10多天后,苗苗順利出院,至此,苗苗一家人在就醫路上的無奈與迷茫被驅散了。
而這一切如此順利全都得益于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北京安貞醫院于去年11月份開展的合作。王金棟主任表示,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中心在國內數一數二,年手術量達1萬多臺。
“正是由于北京安貞醫院的心臟外科技術國內領先,因此不少患有嚴重的心臟病的患者將該醫院視為最后的救命稻草,為此,排號難自然就擺在面前。”王金棟主任表示,“我們醫院與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開展合作之后,北京安貞醫院的專家不僅會定期來我們醫院會診、開展手術,還將先進的治療技術輸入了來。患者如需轉診,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該醫院的專家,為患者入院、手術開通綠色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醫院的診斷證明也同樣得到北京安貞醫院的認同,為患者省了錢。”
就醫路上,如何能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錢又能緊急得到治療的困惑不止發生在苗苗一家人身上。對此,王金棟主任表示,與頂級醫院的頂級科室、專家開展合作,不僅可以將先進的醫療技術、醫療理念“引進來”,還可以為患者轉診開通方便之門,避免了患者出現不知如何選擇醫院,即便是去了也難排上號的尷尬局面,更重要的是,可讓患者少花不少冤枉錢。
這樣的故事不光發生在心胸外科,近期,26歲的李女士幾經輾轉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癲癇診療中心就診,希望解除長達20多年之久的癲癇困擾。該中心黃紅莉主任為其進行各項術前篩查確定為“額葉癲癇”。同樣,40出頭的貨車司機張師傅也同樣倍受癲癇摧殘,為此,他不僅丟了工作,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也因疾病的到來黯然失色,檢查報告顯示,張師傅的腦電圖有異常腦電波,顳葉有明確放電,核磁共振及CT檢查出現異常信號,海馬硬化。
黃紅莉主任表示,這兩位患者都屬于“難治性癲癇”,這是因為盡管目前多數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經藥物治療可得到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對抗癲癇藥物治療反應差,癲癇發作難以控制,屬于藥物難治性癲癇,顳葉癲癇通常屬于藥物難治性癲癇。
黃主任表示,“幸運的是,由于該中心與北京天壇醫院、協和醫院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因此,我們與兩家醫院的專家第一時間取得了聯系,專家及時趕赴徐州對患者進行了會診,并確定了手術方案。如今,兩名患者術后恢復非常好而這一切正是得益于我們醫院的‘引進來’理念。”
“輸出去”:將先進的管理、醫療技術輸入基層醫院
“身體有些不舒服,我要去社區醫院找醫生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社區醫院能行嗎,還是到大醫院看看吧,省得耽誤病情。”
“你還不知道嗎,咱們社區醫院可是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來坐診。在社區醫院看病不僅不用排隊,還能讓大專家看病,多好啊”“真的呀!那以后我有小病也先到社區醫院看,在大醫院排隊、掛號真的是愁死人啊。”
這一幕不久前就發生在家住泉山區和平街道的王大媽身上,她告訴記者,“以前,不管大病小病都會去大醫院看,主要是對社區醫院不放心,可現在專家也到社區醫院坐診了,這不是既省時省力還放心,不知有多好!”
事實上,市第一人民醫院這種將人才、醫術向基層傾斜的做法,不止發生在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第一人民醫院社會醫療管理科科長謝超表示:2005年,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沛縣張莊鎮醫院建立了業務技術指導關系,一紙“白字黑字”就此確立了該院共建的第一家“醫聯體”單位正式成立。十年后的2015年,隨著全國深化醫療改革力度的加大,“醫聯體”正式被納入改革舉措。作為改革的先行者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樣本,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成立80年之際,與本市及淮海經濟區內98家基層醫療機構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建跨區域“醫聯體”。此舉意味著老百姓在基層就醫更加方便,醫療資源可得到有效地利用。
“幫扶不是走形式、走過場,而是實實在在地將先進的醫療資源帶給基層醫院、基層百姓。”謝超科長表示,“基層醫院可將需要幫扶的科室上報,然后,我們再針對性地選擇對接科室、人員。比如,銅山區人民醫院共有7個部門需要幫助,甚至涉及到行政管理,為此,我們將委派一名業務副院長前往幫助,其它科室將委派主任醫師前往,這些人員將于7月底到位,擔負為期一年的醫療技術指導、行政管理、重點專科建設等任務。當然,基層醫院也可派人來市第一人民醫院進修。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我們醫院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博士義診團,他們定期到社區醫院、縣區醫院進行義診。”
“上通下沉”:旨在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實惠
上通,通達頂級醫院的頂級科室、專家,形成握拳之力,直接擊潰患者就醫路上的一切障礙。如今,這種“強強合作”的優勢在患者會診、轉診等方面都愈發明顯,然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市第一人民醫院所用的“引進來”精神。現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北京、上海等大型綜合性醫院建立合作,尋求上級醫院的業務指導,比如,徐州地區唯一一家“卒中中心”落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全國首批卒中中心聯盟成員單位,與北京安貞醫院心胸外科等十余家醫院建立了正規醫療合作聯合。今后,這一聯合體的范圍還將陸續擴大,讓百姓享受到快捷的優質資源服務。
下沉,即將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能力,促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院、衛生機構的合理分工,從而形成以協同服務為核心,醫療技術為支撐,以基層能力提升為基礎的多種形式;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模式。也就是說,通過醫聯體模式,將三甲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綁在同一輛戰車上,三級醫院的專家通過實際帶教、坐診、查房、會診、病例討論、科研活動,有計劃、系統地提升基層醫療醫師的服務水平,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為基層和社區培養一批留得住、工作拿得起、百姓信得過的全科醫生。同時可逐漸改變大醫院人滿為患、一號難求,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難以維持的狀況。當然,基層醫院患者在會診、轉診方面也同樣將開通綠色通道。真正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從醫聯體建設中提高業務水平,大醫院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研究疑難雜癥。
事實上,不管是“上通”還是“下沉”,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實惠。讓他們在求醫路上不再迷惘,不再跑冤枉路、花冤枉錢。也正是秉承了“一切為患者著想”的理念,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醫改這條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上通下沉,向上通達頂級醫院,向下沉浸基層醫療機構,以謙遜之態度,學習之精神,不斷提升自我。同時,以付出為己任,擔當之義務,培養基層醫療機構的“造血”功能。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腳踏實地進行醫療改革,走出了另一番風景。而這番風景的背后,有患者的微笑、滿足與感謝,更有無數醫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但是,他們認為這一切值得。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