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懷孕期間,不少孕婦會因各種原因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很多準媽媽認為,妊娠期血糖高不用擔心,生完孩子血糖就正常了。其實不然,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會發生流產、巨大兒等嚴重后果。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生長發育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國際接軌,空腹血糖的正常標準從5.6毫摩爾/升降低到5.0毫摩爾/升,僅僅0.6的調整,但在這范圍之內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數目明顯增加。”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十病區主任醫師朱錦明表示,妊娠期糖尿病對于孕婦和胎兒、新生兒以及產程進展、分娩方式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應該引起準媽媽們的高度重視。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懷孕期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一般情況下,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會隨著寶寶的出生而自然恢復正常,但仍有小部分的患者分娩后,未能做到科學飲食和適當運動,成為糖尿病高發人群,并最終變成糖尿病患者。
朱主任介紹,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后,可能影響到孕婦的心臟、腎臟等各個器官,以及導致微循環損害,并發高血壓、尿路感染,增加胎兒發育畸形、胎兒流產及出生后遠期并發癥的幾率,
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對孕婦有影響,同時影響胎兒發育。有可能造成巨大兒,體重達到4千克、5千克甚至更高,增加難產幾率和新生兒產傷幾率。另外一個極端是新生兒體重偏低,只有2.5千克以下。分娩的寶寶先天性畸形的幾率比正常孕婦高出2~3倍;還可能造成胎兒肺部發育受到影響,引發新生兒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征;在成年以后,其比普通孩子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因為孕婦體內處于高糖水平,會導致胎兒肥胖,而且脂肪分布異常,尤其是肩部、背部明顯增厚。在陰道產時,肩部無法順利出來,容易導致鎖骨骨折、臂叢神經損傷。引起新生兒患側上肢互動障礙,留下終身殘疾。”朱主任說,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子的影響及程度取決于糖尿病的發病時間、血糖的控制水平,病情嚴重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增加患者并發癥的幾率。
即使胎兒出生后,妊娠期高血糖的影響仍會延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增高。朱主任說,“新生兒脫離母體高血糖環境后,但自身帶上高胰島素血癥仍存在,若不及時補充葡萄糖,易發生低血糖,嚴重時危及新生兒生命。”
肥胖、高齡產婦更受妊娠期糖尿病青睞
據了解,身體過胖者、35歲以上高齡孕產婦、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曾分娩過巨大兒者、曾患過妊娠期糖尿病者、尿常規檢查常出現空腹血糖陽性者等,可能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年齡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因素。朱主任認為,隨著女性年齡不斷增加,雌激素分泌水平會隨之下降,加之受孕后的機體會處于一種相對應激狀態,各種激素代謝水平異常,直接或間接影響胰島素或者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糖耐量受損,乃至進一步發展為妊娠期糖尿病。年齡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比年輕產婦更容易受到妊娠期糖尿病的青睞。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重在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孕婦一般在24—28周要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喝一杯葡萄糖水,檢查空腹血糖指標。”朱主任說,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可通過飲食管理得到控制,只要及時有效地實施干預,大部分“糖媽媽”最終也能生下健康的寶寶。
不當“糖媽媽’’要管住嘴邁開腿
孕婦的飲食要講究膳食平衡,很多“糖媽媽”就因為過于偏愛甜食,導致血糖增高。專家建議,孕婦不能因為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就不吃。每天少食多餐,適當運動,做到吃動平衡。
飲食要七八分飽。進餐需按時定量,細嚼慢咽,蔬菜生吃,這樣有利于減慢葡萄糖的吸收,以促進胰島素釋放,使餐后血糖不至于明顯升高。
無糖低碳要記牢。無糖就是要嚴格限制各種糖類、各種糕點、蜜餞、煮糯玉米、巧克力、甜果汁等。這些食物中所含熱量較多,吸收后會使血糖迅速升高。低碳是指能生吃的蔬菜不熟吃,這樣能增加飽腹感,并且其富含的膳食纖維在胃腸道的消化時間長,對控制血糖有利。
主食多選粗雜糧。雜糧類、雜豆類、純燕麥、純蕎麥富含膳食纖維,可延緩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建議多食用雜糧飯,多在食物中增加纖維含量,能延緩食物中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除了飲食調整,運動也是防止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和控制此類患者血糖水平的較好方式。孕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改善體重指數,降低血糖水平。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